相關鏈接
柑橘大實蠅生活習性一覽圖
柑桔大實蠅
柑桔大實蠅俗稱“柑蛆”,又名桔大食蠅、柑桔大果蠅,被害果稱“蛆果”、“蛆柑”,是國際國內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
形態(tài)特征
柑桔大實蠅是檢疫對象,屬雙翅目,實蠅科,俗稱柑蛆。成蟲體長10-13mm,翅展約21mm,全體呈淡黃褐色。中胸背面中央有一條黑色縱紋,從基部直達腹端,腹部第3節(jié)近前緣有一條較寬的的黑色橫紋,縱橫紋相交成“十”字形。雌蟲產卵管圓錐形,長約6.5mm,由3節(jié)組成;卵長1.2-1.5mm,長橢圓形,一端稍尖,微彎曲,中部乳白色,兩端較透明;老熟幼蟲體長15-19mm,乳白色圓錐形,前端尖細,后端粗壯?阢^黑色,常縮入前胸內。蛹體長約9mm,寬4mm,橢圓形,金黃色,鮮明,羽化前轉變?yōu)辄S褐色,幼蟲時期的前氣門乳狀突起仍清晰可見。
危害癥狀
柑桔大實蠅主要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湖南、湖北、陜西省等省(區(qū)),僅危害柑桔類,以酸橙和甜橙受害嚴重,柚子紅桔次之,偶而也危害檸檬、香櫞、佛手。一般為雌蟲在果內產卵,幼蟲在果實內部穿食瓤瓣,常使果實未熟先黃,黃中帶紅現(xiàn)象,而且被害果實嚴重腐爛,使果實完全失去食用價值,并提早脫落,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雌蟲產卵部位對寄主有一定選擇性,而果實被產卵后受害點的癥狀也因品種而異。甜橙以臍部和果腰產卵多,產卵處有乳狀突起;紅桔、朱桔多在臍部,產卵處呈黑色圓點或色稍深;柚子則在蒂部,產卵處特別下陷,有黑色斑紋。
被害果均有未熟先黃,黃中帶紅的現(xiàn)象,在柑桔果實著色前易于識別。陰面土壤濕潤的果園,附近蜜源多的果園均受害重。成蟲產卵在果實臍部,產卵處有一小刺孔,果皮由綠變黃。柑桔大實蠅主要通過水流和蟲果的運輸或攜帶而傳播蔓延,也可通過成蟲的遷飛和少量蟲蛹帶土苗木而傳播,成蟲飛翔力很強,飛行距離可達400m左右,可以自身傳播蔓延。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