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唐正芳 盧大清 實習生 梁秀鴦 通訊員 李惠
圖為老街坊們在觀看中山路改造后的效果圖。記者 盧大清攝
圖為改造后的香港街效果圖。
圖為改造后的香港街效果圖。
11月20日上午10時30分,在一陣轟鳴的禮炮聲中,一臺勾機對南寧市中山路上一棟舊建筑進行拆除,這標志著中山路改造工程開始動工。以后中山路稱謂將不復存在,但其傳統(tǒng)的小吃夜市將在改造后的香港街得到傳承和發(fā)展。
改造中山路 沿街居民多贊成
20日晚7時許,記者再次來到中山路,這里的夜市已經開張,食客如云,攤主忙碌地張羅著,各種香氣撲鼻而來。但熱鬧歸熱鬧,總給人一種“地攤”的感覺。
中山路位于老城區(qū),附近有醫(yī)院、菜市、購物中心,衣食住行極為方便。很多居民住在這里多年,有著極深的情感。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中山路的拆遷,很多居民表示了不舍,但一提到這是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是為了南寧更好的發(fā)展,大家都表示贊成。他們同時希望政府盡快確定最終補償或安置方案,好讓他們及早做出選擇。
李先生的說法很具代表性,他在中山路土生土長,后來又在北京呆過多年,見識了京城不少老城區(qū)“舊貌換新顏”的事例,因此很支持這次中山路的拆遷。他說,從長遠來看,中山路拆遷后,取而代之的香港街將會更漂亮,這不但使城市的規(guī)劃更完善,也有利于城市的管理;但從目前來看,中山路需搬遷的居民有1000來戶,他希望政府能考慮到搬遷各方面的問題,特別要安排好本地居民。
胡先生一家?guī)卓谧≡谥猩铰穬蓪优f樓里,每層只有30多平方米,目前尚未簽訂動遷合同,他說,現在等著拆遷單位定下回遷和補償的標準后,才考慮是否回遷。歐陽先生在中山路的臨街鋪面做生意,他的想法是回遷,他希望回遷的鋪面離現在位置不遠,“不然生意就不好做了”。
也有不想回遷的。70歲的李婆婆和媳婦在中山路擺賣涼茶有5年了,每天靠賣飲料貼補家用,一家三代人租住在中山路只有11平方米的舊房里。知道拆遷的消息時,她首先表示了支持的態(tài)度。但她希望拆遷后能住上政府建的廉租房,這樣在沒有這個涼茶攤時,生活會好過點。
未來香港街 商業(yè)形態(tài)更全面
食客黃先生20日晚和朋友聚在中山路喝酒。他說,平常為了聯絡感情,常在此和朋友小聚,品嘗小吃,聊天猜拳、喝點小酒,覺得很過癮。他擔心的是,到時候香港街建的都是高檔的店面,不僅價格上去了,還會失去這種自由、休閑的感覺。
食客梁小姐正在吃餃子。當聽到中山路要改建成香港街這個消息時,梁小姐很驚訝,她說:“這是南寧的特色啊,要是拆了怪可惜的。我從小到大最喜歡吃這里的小吃了,味道好又便宜。”當了解到改建后的香港街會傳承中山路的特色,她立即表示了贊成。
說到未來的香港街,住在中山路正街的胡先生高興地說:“新蓋的大樓像對面的外灘新城一樣漂亮。下面是商場,樓上是住宅,靠邕江那面邊是一條綠化帶。如果建成后真的像效果圖一樣,我可以說,以后的香港街在南寧市將是一流的。”
據了解,中山路改造后將更名為香港街,項目總用地面積80畝。項目建設內容有商業(yè)街、風味美食街、酒吧街、城市休閑廣場、江景住宅等。項目總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總投資逾10億元。
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香港街的建設目標是集文化、娛樂、休閑、購物、美食、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化、體驗式城市休閑商業(yè)中心。項目4層以上部分將是建筑面積達17萬平方米的江景住宅。有關部門稱,建設中將注重本土文化性和民族原創(chuàng)性的保護和發(fā)掘,中山路所具有的最基本、最原始的特征,將成為香港街開發(fā)中的特色元素。
香港街的建筑風格也是大家所關注的問題,據介紹,香港街將沿襲原有的騎樓建筑形式,形成幾條立體、活潑的騎樓街,沿街的風雨廊即可為逛街的人們遮陽避雨。同時建設中還將注重創(chuàng)新,迎合市民體驗式消費的需要。最重要的是,中山路的小吃夜市,將在香港街斑斕的夜色中得到傳承和發(fā)展。香港街中的風味美食街,將匯集各種傳統(tǒng)風味小吃,用餐環(huán)境和經營條件將大大改善,傳統(tǒng)老字號也將得到保護和發(fā)展。
開工現場展出了未來香港街的風貌。從湖南來南寧的周先生,在中山路做生意好幾年了,20日上午,他專門去看了香港街規(guī)劃圖,深有感觸地說:“目前中山路人流多適合做生意,但如果要在這里住的話,環(huán)境不算好。看了這規(guī)劃圖,發(fā)現這樣設計的街道確實漂亮,相信經過重建后,這里的街道會更干凈、更美觀。”
商業(yè)氣息濃 八成居民愿回遷
中山路改造是南寧市政府的一項民心工程,它不僅能加快南寧市城市建設的步伐,還能改善這一帶居民的居住環(huán)境,同時帶給美食愛好者更加優(yōu)美的就餐環(huán)境,因此政府將香港街納入舊城改造內容,進行強力推進。
據南寧市青秀區(qū)建設局局長姚鵬夔介紹,香港街建設啟動已有1年的時間,整個工程一直都在推進當中。根據摸底,一號地需要拆遷的居民有390戶,目前已簽訂拆遷合同的有107戶,占需拆遷總數的1/4,其中涉及到國有單位的,動遷工作比較順利,比如南寧市公安局宿舍和房產局管理的政府直管公房等。不少直管公房的租戶已陸續(xù)搬出,包括直管公房的街鋪老板,也著手準備搬遷。但還有3/4的居民沒有簽訂動遷合同。
姚鵬夔說,在對民房的調查中,居民要求回遷的達80%以上。由于香港街的總評一直都在調整當中,對回遷安置房無法確定,而拆遷戶很實在,他們必須看到香港街的模型圖出來,并且能夠明確自己以后將安置在什么地方,甚至什么樓層,才答應簽訂動遷合同。前幾天,香港街的總評剛得到規(guī)劃部門的通過,總評對當初的一些設計條件做了適當變更,總評方案出來后才能確定具體的安置方案。姚鵬夔說,相信安置方案出來后,會有更多的居民前來簽約。
目前,呈現在市民面前的中山路,房屋破舊,電線老化,地面污水橫流,火災隱患極大,每年都會有幾次火災發(fā)生。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居民更多考慮的是安全問題。因此在政府部門組織的調查中,絕大部分居民對改造中山路持歡迎和贊成的態(tài)度。在其他舊改項目中,愿意回遷的人只占三四成,大部分都要求貨幣補償,而中山路的居民要求回遷的接近八成,主要是這里商業(yè)氛圍很濃,生活也方便。姚鵬夔表示,對于要求回遷的居民,只要他們向政府部門表達了這種意愿,都可以得到滿足。
姚鵬夔透露,中山路的改造約需1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中山路不需封路。
下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