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三
魚販污水潑路上
附近居民聞腥臭
11月27日下午4時,在南寧市衡陽路白蒼嶺菜市附近的一個通道,多名攤販陸續(xù)來“報到”,他們將蔬菜、服裝、生活用品等物品擺在路邊。沒過多久,原本寬敞的通道變得擁擠起來,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
這樣一個馬路市場在方便市民的同時,也讓附近的一些商家與居民抱怨不已。一家店鋪的老板容先生說,這個馬路市場存在已經(jīng)一年多了,之前也被取締過,但卻不徹底。管得嚴(yán)了,攤販就很少來;管得松了,攤販就變多。
容先生表示,他對在通道上擺攤的攤販持理解態(tài)度,但是很反感攤販的不文明、不講衛(wèi)生的行為。前段時間,一個賣魚的攤販在路上賣魚,等到把魚賣完之后,就直接把洗魚用的水以及一些魚的內(nèi)臟扔在路邊。他說:“天那么熱,污水以及魚內(nèi)臟散發(fā)的腥臭讓周圍的居民感到很難受。我希望攤販不要只顧個人利益而破壞這里的環(huán)境。”
點(diǎn)評:路邊擺賣是一種亂象,但因其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而得到一些市民的理解。如果攤販不約束個人的不文明行為,必定招來“官怒民怨”。
鏡頭四
眾攤販左顧右盼
擔(dān)心城管員出現(xiàn)
11月27日中午12時許,在南寧市百貨大樓靠近人民路路段,趁著城管不在場的時候,一些攤販又在人行道上開始擺攤營業(yè)。記者注意到,這些攤販似乎不是把心思放在如何吸引顧客上,而是高度警惕,左顧右盼。記者與其中一名女?dāng)傌溋牧似饋怼?/p>
記者:剛才還不見有人在這里擺攤,現(xiàn)在怎么一下子那么多人擺攤了。
攤販:現(xiàn)在是中午吃飯時間,城管可能都下班了。
記者:城管最近管得很嚴(yán)嗎?
攤販:嚴(yán)啊,我們知道要到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大慶了。
記者:既然現(xiàn)在管那么嚴(yán),你們還敢出來擺?
攤販:沒辦法,要找錢吃飯啊。
記者:你們怎么東張西望,在看什么?
攤販:看城管啊,說不定一不小心城管又來了,我們又要跑了。
記者在與這名女?dāng)傌溄徽剷r,另外一名攤販走了過來,并問記者剛才是不是拍了照。還沒等記者回答,女?dāng)傌溇驼f:“沒關(guān)系啦,他拍就讓他拍啦,我們怕他拍也沒有用。”
點(diǎn)評:東張西望是一種心虛的表現(xiàn),同時也是“自我防范”的必要舉措。只是,當(dāng)攤販在神不守舍之際,又如何有心思賣東西?畢竟,一邊叫賣一邊防城管,不是常態(tài)的交易所為。怕就怕“東西沒賣好,城管沒防住”,一心二用兩頭落空。
鏡頭五
聲稱自己有苦衷
無奈擺攤為生計
記者注意到,在路邊亂擺攤除了部分練攤的年輕人外,主要是以中年婦女居多,有的是外來人員,有的是下崗工人。那么,為什么這部分人“喜歡”在路邊擺攤呢?
在南寧市靠近五里亭蔬菜水果批發(fā)市場的明秀西路路段,一些攤販在路邊或推車賣水果,或賣活魚、蔬菜等。對于為什么選擇在路邊擺攤,賣柑橘的一中年女子韋晴(化名)表示,她也是不得已才做這行,“如果能做其他的,我也不在路邊擺攤”。
據(jù)了解,韋晴是一名外來人員,他的丈夫是一名建筑工人,有一個孩子在讀小學(xué),丈夫的收入不高,一家三口的開支不小,她只好在五里亭批發(fā)一些水果用三輪車推著在路邊叫賣。她說:“我曾經(jīng)去人力市場找過工,但是沒有單位愿意要。我學(xué)歷低,年齡偏大,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去刷碗端盤子人家也不喜歡,你說不做這個(指推三輪車賣水果)我能做什么?”
韋晴表示,她也知道自己這樣做影響市容市貌,也經(jīng)常與城管“打游擊”,有時候甚至被罰款,但為了掙點(diǎn)錢,她不得不“冒險”亂擺賣,“快到自治區(qū)成立50周年大慶了,現(xiàn)在管得比較嚴(yán),我只能盡量少出來擺賣”。
點(diǎn)評:有些時候,對有些人來說,生活是一種無奈,無奈也是一種生活。無奈之下,生活還要繼續(xù)。為了生活,有些人只好化解無奈找條“出路”。“亂擺攤”既是這部分亂擺攤者的無奈之舉,也是她們暫時的“出路”所在。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