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一銘2007年生日照片。照片由其家人提供。
廣西新聞網(wǎng)南寧11月26日50大慶報道(記者梁凱昌)廣西新聞網(wǎng)推出我與自治區(qū)同慶“生日”活動以來,報名電話絡(luò)繹不絕,在已經(jīng)報名的50多位熱心網(wǎng)友中,記者發(fā)現(xiàn),有4位網(wǎng)友的家庭里都有兩位親人同在12月11日過生日。
點擊查看活動:如果您生于12.11 請與廣西新聞網(wǎng)聯(lián)系共慶生日
家住南寧市民族大道的常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的女兒和外孫女都在12月11日出生,常阿姨的女兒林女士出生在1971年,而外孫女一銘則出生在2003年。盡管都在同一天出生,但她倆過生日時的“待遇”則大不相同。
常阿姨回憶,上個世紀70年代,她和愛人的工資加起來一共只有70多塊錢,但卻要養(yǎng)家里的6口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女兒過生日的時候,我都是按當?shù)仫L(fēng)俗煮兩個雞蛋送給她,就算是生日禮物了。”常阿姨告訴記者。
盡管生日禮物只是兩個雞蛋,但林女士還是非常開心:“那時經(jīng)濟不太好,街上還沒有蛋糕店,但媽媽煮的雞蛋就讓我高興不已了。后來我到外地讀書,每次生日媽媽都會寄上一封家書,祝我生日快樂。”
2005年,常阿姨得到一個赴香港旅游的機會,由于恰逢林女士的生日,她便把機會讓給了女兒。“這是我收到的最最昂貴的生日禮物。”林女士感嘆道,為了感謝母親,她特地從香港帶回深海魚油送給媽媽。
除了煮雞蛋,常阿姨當年還會還領(lǐng)著過生日的女兒到照相館拍一套7角2分錢的黑白生日照片,每次照相前,她都給女兒換上新衣服,親手扎上小辮子。林女士至今還珍藏著這些珍貴的相片,因為這其中藏滿了“沉甸甸的親情。”
與姨媽相比,出生在2003年的一銘小朋友則幸福多了。每次過生日的時候,父母都會送她漂亮的衣服和玩具,父親還會做上香噴噴的紅燒肉。而姨媽林女士每年都會給與自己同生日的外甥女準備生日禮物,“去年我送給她的是一個布娃娃。”林女士告訴記者,“2003年,我們還在花花大世界燒烤,共同慶祝生日呢。”
相關(guān)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