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羅城訊 (記者貝為超 通訊員楊大武)自治區(qū)卡馬水庫搶險指揮部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qū)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和自治區(qū)主席馬飚關于盡快降低卡馬水庫水位、確保群眾和搶險人員安全的指示精神,科學決策,采取強有力措施降低水庫水位。7月7日9時30分,卡馬水庫左岸溢洪道控制性爆破開挖攻堅戰(zhàn)打響第一炮。武警水電一總隊成功實施控制性爆破,炸開溢洪道下游長20米、寬10米、深5米缺口,為盡快排除險情邁出堅實步伐。自治區(qū)主席馬飚致電搶險前線,親切慰問該部全體參戰(zhàn)官兵。
卡馬水庫排險工作復雜而艱巨。自治區(qū)確定排洪搶險方案是:分別開挖降低右壩段和左岸溢洪道高程,提高排洪能力,盡可能騰空庫容,確保下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5日下午,搶險人員挖開大壩右岸排洪槽泄洪。但下泄洪水迂回沖刷大壩基腳,產生新的隱患。自治區(qū)卡馬水庫搶險指揮部指揮長、自治區(qū)副主席陳章良果斷決策,連夜采取引水渠改道辦法,把下泄洪水引離壩基流到下游。同時,迅速用沙包和鋼絲籠加固300多米引水渠渠岸,保證右岸排洪槽下泄水量達10立方米/秒以上,盡快減少庫容并創(chuàng)造左岸溢洪道施工條件。
深挖左岸溢洪道10米降低水位,是卡馬水庫排險的關鍵。5日20時,水位下降使左岸溢洪道停止泄洪,具備爆破施工條件。6日上午,指揮部重點研究開挖降低左岸溢洪道方案,F(xiàn)有技術力量一次開挖深度可達10米以上,但為減少對大壩震動,必須分兩次深挖施工。一次性開挖5米,打孔、爆破、清碴可較好銜接。指揮部同意采用“一次性開挖5米深度、分兩次開挖”方案,積極穩(wěn)妥地減少庫容,最有效地確保大壩及下游群眾安全。
把人民利益舉在頭頂,把艱難險阻踩在腳下。武警水電一總隊日夜兼程英勇奮戰(zhàn),以最快速度展開左岸溢洪道深挖施工。5日19時,該部百名官兵緊急行動,搬運直徑為1.2米的水泥涵管在下游河道淺灘處依次鋪設。隨后官兵們肩扛2萬個沙袋鋪在涵管上形成通道,將潛孔鉆、推土機、自卸汽車等8臺(套)設備從右岸通過涵管便道轉移到左岸。按照搶險指揮部決策,該部將對溢洪道進行兩步爆破,開挖一條長100米、寬10米、深10米的泄洪槽。第一步,先進行上層爆破,分三到四個區(qū)進行深度為5米的松動爆破,等上層泄洪槽排水過后,再進行第二步下層爆破。該部克服雨水天氣等重重困難,6日10時開始在卡馬水庫左岸溢洪道打鉆炮眼,實施排險施工作業(yè)。
目前,卡馬水庫水位持續(xù)下降。7日15時,水庫水位高程215.89米,比遇險時最高水位下降4.11米,進一步減少大壩垮壩的危險性。但卡馬水庫庫容仍達539.7萬立方米,庫區(qū)雨水情況非常復雜,隱患依然存在。記者發(fā)稿時,武警水電一總隊搶險突擊隊正在左岸溢洪道緊張有序地開展清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