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尤英
“多為民代言、多為民解憂、多為民辦實事,這是人大代表的天職。”荔浦縣青山鎮(zhèn)滿洞村縣人大代表覃懷仁對“人大代表”的含義有著樸素的理解,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其中的內涵。
2006年,還是一名普通村民的覃懷仁,因為熱心公益事業(yè)而得到選民的信任,光榮地當選為荔浦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年,他又當選為滿洞村委會主任。在他的帶動和組織協(xié)調下,一件件利村利民的實事得以順利完成。這一切,群眾銘刻在心。
2008年,滿洞村成立了荔浦縣首個“人大代表之家”,在覃懷仁的堅持下,這塊牌子安在了他的家門口,他還騰出自家的房子做人大代表活動室。別人不理解,覃懷仁卻有自己的“小算盤”:這樣就能更好地聯(lián)系群眾,更方便地聽取群眾呼聲。
今年7月,覃懷仁聽說下古辦屯的群眾飲水困難,便趕過去了解情況。當看到村民到河里去挑水喝的情景,他眼眶紅了,鄭重地作出了承諾:一定要讓鄉(xiāng)親們喝上干凈水。他跟另外幾名人大代表聯(lián)名向政府提出“建設下古辦屯人飲工程”的建議。在他的努力下,縣水務局投入4萬元建設資金,為120名村民解決了飲水難問題。去年9月,覃懷仁利用自己縣人大代表的身份爭取資金,帶領村民修好了被洪水沖垮的古辦壩,600多畝農田的灌溉有了保障。
有村民來到“人大代表之家”吐苦水:想種植夏橙種,但苦于沒技術。代表之家的成員經商議后向政府提議:要多開辦栽培技術培訓班。隨后不久,縣農業(yè)局在滿洞村開辦了荔浦縣第一所農民田間學校,切實解決了群眾急需的技術問題。
后來,覃懷仁在接待選民來訪時了解到,果農為水果銷售難發(fā)愁。在他的倡議下,三聯(lián)村、大明村和滿洞村的三名縣人大代表和14名鎮(zhèn)人大代表牽頭成立了“三大滿”新特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培育農業(yè)經紀人,暢通了銷售渠道,增加了果農的收入。
有村民反映路難走,覃懷仁便帶頭修建村里的主干道。占地問題成了修路的“攔路虎”,見此情況,覃懷仁二話沒說,拿起刀子就將自己正處于豐產期的100株夏橙砍了,把0.5畝果田無償捐獻出來。如今,1200米長的通村路修好了,村民的致富之路也越走越寬廣。
在人們的眼里,覃懷仁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鄉(xiāng)親們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