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水的背后,是渴望的眼睛。記者 賈強 攝
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徐順東 潘登
風吹揚起的塵土經(jīng)陽光的照射,讓天空灰蒙蒙的,大地沒有絲毫潤澤。3月24日,那坡縣全境,天氣還一個“晴”字。海拔1500米的城廂鎮(zhèn)永靖村,是那坡最旱的村屯之一,山谷、坡地邊的地頭水柜,都張開干涸的嘴巴,述說著百年不遇的旱情。
永靖村村委的農(nóng)副主任,家里養(yǎng)了20頭小豬,由于缺水,他準備全部賣掉。“不管價錢高低了,可是這么旱,誰又愿意買回去拖累自己?”農(nóng)副主任搖著頭說。
不過,在永靖村,村民沒有消極等待。大旱面前,在鎮(zhèn)政府的扶持下,該村村民發(fā)揚“戰(zhàn)天斗地”的豪情,建好多個大型地頭水柜。“很多屯,加上新建設(shè)水柜,如果都蓄滿水,肯定可以用上一年以上。”鎮(zhèn)政府紀委黃書記說。
可是眼下,大旱在持續(xù)!地頭水柜根本無水可蓄。
5歲的農(nóng)小妹爭著想挑水
24日上午10時多,當送水的汽車開進到洪水下屯時,村子開始沸騰起來。村民們看到運水車靠近,紛紛提著各種塑料壺子前來等待挑水。
在趕往村口的石子路上,記者看到村民提著大壺小壺前來裝水。 “阿婆,水來了,快去接水啊!”年僅5歲的農(nóng)小妹看到運水車來到,也提著壺子與奶奶潘彩云搶著前來提水。
“缺水得厲害啊,娃仔幾天都沒得洗澡了。” 60多歲的潘彩云提著背簍,一邊裝水一邊無奈地告訴記者,他們一家人每天都盼著水車來,且節(jié)省著用水。
“叔叔,我家已經(jīng)缺水幾天了!”在裝滿水后,農(nóng)小妹眼神中露出喜悅的光芒,她試圖搶先提起水壺,可是太重而讓她踉了一蹌。
“我也提不了水了,只能用背簍背塑料壺。”看到此情此景,潘彩云笑著摸摸孫女的頭,然后把塑料壺裝到背簍。“孩子的洗澡水一定要保障。”潘彩云告訴記者,從去年12月開始,村中的地頭水柜開始干涸,村民為了喝水,只能開著摩托車,到20公里外的地方挑水,而為了節(jié)約,他們每天只能用20公斤的水。
下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