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覃世默 本報通訊員 黃振兆
“我們一共挖了7天,結(jié)果,沒見‘水怪’,倒見了清水。估計‘水怪’是被嚇跑了!”3月28日,天等縣都康鄉(xiāng)逐龍村上浪屯村民馮森白向記者說起他們自籌資金,打開一個村里世代相傳有“水怪”的石窟井找到水源的趣事時,詼諧的話惹得在場群眾都笑了。
上浪屯共有77戶380多人。為了挖井抗旱,全屯每人出資50元,男女老少,只要在家的人都出來挖土搬泥找水源。“現(xiàn)在上浪村能放水耕地,都是村民集資找水打井的結(jié)果。”家住上浪屯逐龍村的婦女主任農(nóng)秋蓮說。
從3月11日起,上浪屯在屯前稻田邊挖了兩口水井,但僅夠飲水和耕耙10多畝水田。要想使350畝水田都有水耕耙,必須再挖一口大水井。于是,大伙想到了屯后山腳下那個傳說有“水怪”的石窟井。
“聽上輩老人說,那個石窟井有水怪。”馮森白向記者介紹說,這口石窟井以前是一個天然水井。但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就傳說井中出現(xiàn)了怪物,有水牛曾被“水怪”咬傷,因此人們用樹木、石頭填塞水井,泉眼也被堵住了。
因為干旱出現(xiàn)用水困難后,大家決定冒險到石窟井看看。于是,群眾自籌資金1萬多元,請來大型挖土機,將井內(nèi)的樹木、石頭挖開,一共挖了7天,才開始挖通水源,村民們無不歡欣鼓舞。“井口都封了差不多100年,‘水怪’早就跑了。”70多歲的閉大伯打趣道。
記者在上浪屯看到,村民正用抽水機把水引到各家農(nóng)田,幾輛“小鐵牛”不停地來回穿梭。田地里,村民忙著挑水澆灌作物。
水源找到了,可村民又發(fā)愁了:集資的上萬塊錢用光了,沒錢買功率較大的抽水機引水澆灌農(nóng)田。馮森白等村民告訴記者,如果有大型抽水機抽水,全屯人畜飲水和耕作就有了保障,不但可以灌溉屯前350多畝水田,引水澆灌600多畝旱地,還能滿足附近幾個屯上千畝地的灌溉需求。
讓村民欣慰的是,這幾天,縣水電等相關(guān)部門已經(jīng)來人查看石窟井,表示要幫助購買抽水機,讓村民盡快種上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