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韋穎琛 攝
廣西新聞網訊(記者 韋穎琛)4月1日上午,“廣西壯錦贈獻世博織錦開機儀式”在南寧舉行,包括中國織錦工藝大師譚湘光在內的5位“織女”,開始編織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幅壯錦。該壯錦由廣西金壯錦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組織制作、廣西工藝美術研究所配合完成,它將于8月2日,在世博會廣西活動周開幕式上贈獻上海世博會。
計劃于7月底完工的世界最大壯錦長6.2米,寬3.6米,壯錦要求沒有接縫,且一次成形,因為缺乏現(xiàn)成模板,壯錦花紋全部由民間藝人手工挑花制作完成。在位于該研究所內的廠房里,記者看到了用于編織這幅壯錦的籠頭提花機,其高約5米,寬約4米,可供5個人同時操作。而編織這幅壯錦最大的困難在于——5個手工熟練程度相似的人,要以相同的速度進行手工挑花,只要有1個人出錯,其他人都必須和她一起返工。但就算5個手工熟練的人同時開工,每天工作12個小時,也僅能織出10厘米的錦,壯錦工藝中所謂的“寸錦寸金”由此可見一斑。
據廣西工藝美術研究所劉惠軍介紹,近年來,廣西織錦人才流失嚴重,她呼吁全社會加強壯錦工藝保護。
附:
最大壯錦說明
1.規(guī)格:6.2米(長) ×3.6米 (寬)
2.兩只鳳凰:代表廣西是鳳凰之地,中間是世博會標志,文字由中文、壯文、英文組合。
3.繡球:代表廣西人民好客,繡球情系你、我、他。
4.和平鴿和世界地圖:寓意是世界和平。
5.手拉手壯錦圖案:寓意“民族大團結”。
6.廣西12個世居民族、銅鼓:代表廣西各民族慶世博。
7.平安結:祝福世界人民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