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上海訊(特派記者 秦桂媛)集世界智慧之大成的上海世博會,猶如阿里巴巴開啟的神奇寶庫,美不勝收,驚喜不斷。4月25日是上海世博會接待團隊游客的第一天,35萬名國內(nèi)外游客參加了上海世博會的第五場試運行。當(dāng)日,由廣西中國旅行社組織的130名廣西游客嘗到了世博會“頭啖湯”,他們倘徉在震撼人心的世博園里久久舍不得離開。
團隊綠色通道入園方便快捷
為檢驗世博園區(qū)接待大批量團隊客流的能力,昨日,來自廣西、江蘇、浙江等地的15萬名團體游客集體入園。記者隨同廣西的首個旅游團隊,親身感受到了團隊綠色通道入園的方便快捷。
早上10時,旅行團一行乘坐掛有特別通行證的旅游大巴來到世博大道。這里,有一個專門停放旅行社車輛的停車場,游客需要從旅游大巴車下來,經(jīng)過第一個檢驗口,再轉(zhuǎn)乘世博園區(qū)的綠色環(huán)保車直達大門口?赡苁敲χ谐鲥e,上海世博局相關(guān)部門沒有及時通知廣西的旅游團隊提前拿到綠色標簽的團隊入園證,大家因此在門口耽誤了一會兒。經(jīng)過交涉,十多分鐘后,游客們順利坐上了綠色環(huán)保車。從世博園的4號大門綠色通道處入園時,每個人只花了1分鐘左右的檢驗時間便完全搞惦。由于游客在世博園區(qū)游覽時所花時間較長,昨日管理方還允許游客帶食物入園,但瓶裝水除外。
舉目四望,占地面積巨大的世博園內(nèi)令不少人一時間找不著北。沒關(guān)系,有志愿者在入口處拿著園區(qū)導(dǎo)覽圖免費發(fā)放,貼心的服務(wù)讓游客備感溫暖。
廣西館新奇技術(shù)醉游人
世博園內(nèi)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當(dāng)屬中國館,它居中升起、層疊出挑,采用極富中國建筑文化元素的紅色“斗冠”造型。館內(nèi)內(nèi)容包括探尋“東方足跡”、展開“尋覓之旅”等,國寶級名畫《清明上河圖》也被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于展廳中,傳達中國古典城市的智慧。遺憾的是,游中國館必須預(yù)約,等候進去參觀的隊伍幾乎望不到盡頭,排隊至少要花4個小時。于是,大家便將目光轉(zhuǎn)向位于國家館一樓里的各。▍^(qū))館。
廣西人游世博園當(dāng)然要看廣西館。昨日,南寧市民唐女士一踏入廣西館,就被一陣香味吸引住了。“好香呀,好像是桂花的香味。”唐女士使勁吸吸鼻子,四處尋找香味的發(fā)源地。導(dǎo)游笑著為她揭開了謎底——原來是懸掛在廣西館門口的一面電子水簾,有著桂花香味的水珠從上面傾灑下來,使得整個場館桂花飄香。先進的電子技術(shù)還能控制水珠下落的速度和時間,從而在水簾上形成“廣西歡迎你”的字樣。
最令唐女士驚喜的是,大廳中心懸墜著的繡球非常時尚,通體為透明材質(zhì),內(nèi)嵌4塊顯示屏,并通過照片傳輸技術(shù)完成即時成像,參觀者從幻影繡球下走過,繡球上便會映出相應(yīng)的影像。
陽光館體驗“黑暗之旅”
位于城市人館的生命陽光館,是世博會誕生158年來首次設(shè)立的特殊場館,場館內(nèi)接待、引導(dǎo)游客的都是殘疾人志愿者。南寧的黃女士等人及眾多游客在這里體驗了一回漆黑空間里的黑暗之旅。
在盲人引導(dǎo)員的帶領(lǐng)下,游客們來到了一個狹長的通道,這里漆黑一片,大家將手放在墻壁上,通過觸覺和嗅覺,去感受盲人世界。“我們好像步入了公園,可以聞到花香,聽到鳥鳴。”黃女士說,“不一會兒,又仿佛走進了喧囂的都市,汽車剎車聲、小販叫賣聲不時撞擊鼓膜。接著登上晃動的甲板,朵朵浪花與臉頰親密接觸……”原來,在這片漆黑的空間,通過高科技的手段,參觀者能借助嗅覺、聽覺和觸覺,在心中勾畫屬于自己的多彩世界。
令黃女士最感震撼的是,在生命陽光館,殘疾人是這里主角,解說員、引導(dǎo)員等都由殘障人士擔(dān)當(dāng)。走進序廳,通曉中、英兩國語言的肢殘人士為觀眾當(dāng)向?qū)нM行解說,盲人鋼琴家則為參觀者送上一曲激蕩人心的鋼琴曲。技能演示臺上,有殘疾人為大家展示用嘴畫國畫、用腳修手表等才藝……黃女士表示,暑假期間,她還要帶孩子來世博園參觀,特別要帶孩子到生命陽光館來,學(xué)習(xí)這些殘疾人志愿者的樂觀與堅強。
看“巨嬰”吹泡泡展示夢想
外觀宛如“藤條大籃子”的西班牙館,有一個坐高6.5米的巨嬰,“小米寶寶”是其昵稱。這個有著硅膠皮膚的娃娃能呼吸、能眨眼、能微笑,還會做32種肢體動作歡迎來訪游客。“小米寶寶”的魅力實在太大了,雖然需要排隊兩小時才能見“小米寶寶”一面,但也沒嚇退廖先生等人。
一進西班牙館,廖先生等人便直奔“小米寶寶”而去,但里面早已人山人海,大家都如癡如醉地看著這個可愛的孩子眨眼、咧嘴、微笑,并紛紛舉起相機拍照。“實在太像真人了,不可思議!”廖先生喃喃道。據(jù)介紹,“小米寶寶”的原型是西班牙一名8個月大的嬰兒。一年前,主辦者在巴塞羅那組織了兩次試鏡,從40名嬰兒中選中了他。“他們想找的不是最好看的寶寶,而是想找最逗笑、最可愛的寶寶,因為笑聲最具感染力。”一名講解員介紹,為了將其制作得更真實,“小米寶寶”的身體由聚酯樹脂組成,皮膚采用了透明可拉伸的硅膠。
從5月1日起,“小米寶寶”將帶著微笑向每天來西班牙館參觀的3萬名游客展示自己的夢想,一個個巨大的肥皂泡展示的是小寶寶的“白日夢”,展廳內(nèi)18個屏幕則滾動播放著10個“白日夢”的動畫片。影片里,藍色的卡通寶寶描繪著一座明日之城:居民是這座城市的真正主人,人們在這里各得其所,享受免費教育和免費醫(yī)療服務(wù);男女平等真正得以實現(xiàn),大家機會均等;文化差異不再是人與人之間的鴻溝,不同國家、文化背景的人都能享受同樣權(quán)利;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