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聲琨用客家話與臺灣客家鄉(xiāng)親拉家常
“看到臺灣的客家兄弟感覺親上加親”
7月4日下午,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廣西經(jīng)貿(mào)文化代表團團長郭聲琨率團深入臺灣彰化縣客家人聚居的溪州鄉(xiāng)西畔客家莊訪問。在張春星老人家,郭聲琨用客家話與張老夫婦交談,品嘗客家美食麻薯,現(xiàn)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廣西新聞網(wǎng)彰化電(特派記者 黎攀)7月4日,自治區(qū)黨委書記、廣西經(jīng)貿(mào)文化代表團團長郭聲琨率團深入臺灣彰化縣客家人聚居的溪州鄉(xiāng)西畔客家莊訪問,用客家話與當?shù)卮迕窭页,讓村民們倍感親切。
當天下午,西畔客家莊的鄉(xiāng)親們早早備好了西瓜、菠蘿、芒果等各色時令水果,用熱烈喜慶的聲聲爆竹歡迎郭聲琨的到來。
“我也是客家人。我是從廣西來的,專程來看看在臺灣的客家兄弟。”郭聲琨臉上掛著笑容,用客家話對大家說,“到了臺灣,看到臺灣同胞感覺很親切,看到臺灣的客家兄弟,感覺更是親上加親。”
郭聲琨與鄉(xiāng)親們一一握手后,移步到西畔村德高望重的張春星老人家。他的家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圍屋建筑,在廳堂落座后,張老告訴郭聲琨,清代末年他的家族從廣東梅縣遷移到臺灣,一直保持著客家傳統(tǒng)的文化和習俗。
郭聲琨說,客家人勤勞、團結(jié),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在各地的口碑都很好。
賓主雙方一直用客家話交談著,從客家人的習俗、客家人的生活到客家人的建筑……現(xiàn)場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好客的東道主端上一盤客家麻薯。剛搓好的糯米團掩沒在芝麻白糖的配料堆中,新鮮溫軟、清香四溢。郭聲琨高興地說:“我的老家也做麻薯,我們客家人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從祖先就傳承下來,還將一代一代傳下去。”
郭聲琨拿起小木叉,叉住一個小糯米團,熟練地在芝麻白糖中旋轉(zhuǎn)拌料,一個小麻薯很快就做好了。郭聲琨微笑著把親手做好的麻薯遞給張老,看到張老謙遜推辭,郭聲琨用客家話說:“別客氣!”隨后,他又做了一個小麻薯,邊細細品嘗,邊點頭贊道:“很正宗啊,又香又甜,就跟我小時候吃到的味道一模一樣。”
言談歡笑間,又到離別時。郭聲琨拿出從廣西帶來的壯錦等禮物,送給張老,還送上客家人最真摯最美好的祝福:“祝您全家富貴,子孫滿堂!請您一定要到廣西作客,我在廣西等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