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四壁空蕭,上有髦耋病老,中有下崗之妻,下有贍養(yǎng)之子,但君子固窮,不為利惑,清廉自守,干干凈凈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堪比“天下廉吏第一”之于成龍。
雖說是,久病床前無孝子,前已有岳母不慎因故癱在床,可禍不單行,又遭岳父患病癱在后,然而卻精心侍奉、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從不怠懈,孝聞天下之漢文帝也不過如此。
雖說是,隔行如隔山,而中途業(yè)轉、半路出家,卻苦學砥勵、持之以恒,終為辦理案件之“活字典”。
雖說是,查案常下偏僻山村,山路十八彎,路滑路窄蛇蟲出沒羊腸道,頭上有變幻莫測之天氣,腳下卻是懸崖峭壁水湍急,亦常有之事,卻躬親其身、身體力行,始終扎根于民,重實際、摸實情、辦實事、求實效。
雖說是,事過境遷,今昔有別,陳年積案,頭緒難理,更有各方各類關系錯綜,卻能不辭辛勞、四處奔波、深入查辦,終能水落石出、事有著落,為民解愁解難,討回公道。
雖說是,常遇不法者威脅與恐嚇,面對耍派頭、不配合之位高權重被監(jiān)察者,卻能凜然正氣、絕不退讓,打壓出不法、不軌者之原形。不愧為硬錚錚之老磐石,響當當之銅豌豆。
雖說是,接訪常直面群眾情緒大,泄憤式之敏感“老大難”問題。對漫長“接訪馬拉松”,卻能“耐得煩”,感同身受黑發(fā)變白發(fā)上訪百姓疾苦,先是笑臉相迎,熱茶送上,后又曉之于情、動之以法,交心誘導。不愧有受民親民之平民本色。
雖說是,病魔纏身、病體虛弱,又手冰涼顫抖,嗓子沙啞無力、吐字艱辛,卻靠含分量螺絲帽之筆,依然接訪辦案兩春秋,還另為力所能其之事。信訪筆錄、初核報告、學習心得有上萬字。不愧為鋼鐵鑄就之堅強戰(zhàn)士。清廉之歷史遠古時代已始,而今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清廉疊現(xiàn),無數(shù)清廉形象令人感慨萬千,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生幾何,價又幾何,當學萬千清廉者,當學人民優(yōu)秀基層紀檢監(jiān)察干部鐘世才。(何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