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首頁欄目 > 首頁要聞 > 正文 |
民族團結的使者: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謝華娟 |
2010年11月26日 06:53 來源: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 作者:李賢 編輯:林娟 |
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李賢 在10多年平凡的社區(qū)工作中,她以一名普通共產黨員的熾熱情懷,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維護首府社會和諧穩(wěn)定;她以一個普通女子的善心、愛心,自覺踐行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化解各種不穩(wěn)定因素,讓轄區(qū)內各民族居民真誠團結,和諧相處。 她,就是2009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被人們稱為“民族團結使者”的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衡陽街道辦事處中華中路社區(qū)黨支部書記謝華娟。 “他們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為他們服務我義不容辭” “我是社區(qū)的服務員,少數(shù)民族同胞都是我的兄弟姐妹,為他們服務我義不容辭。”在工作中,謝華娟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不管哪個民族的同胞,家里攤上了自己解決不了的難事,找謝華娟,準能解決。 在南寧市華衡小學,記者見到了一個來自甘肅、叫馬寶的一年級回族學生,他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如果沒有謝阿姨,我就不能讀書了!”馬寶說。 那是2009年7月初,謝華娟在一次走訪時發(fā)現(xiàn),社區(qū)里的孩子們都陸續(xù)去上學了,而北區(qū)卻有一個個頭不小的男孩子在跟比他小很多的小孩子們玩耍,謝華娟上前問男孩子多大,男孩說自己8歲了。因為家里沒有錢,爸媽不讓上學。謝華娟便讓小男孩帶她上家里看看。通過調查,謝華娟知道男孩是回族人,名叫馬寶,他們一家人2007年從甘肅省廣河縣來到南寧,因為家庭經(jīng)濟困難,馬寶到了讀書年齡,但怕花錢還未敢去找學校。謝華娟聽后心里十分難過,便帶著馬寶一家四處找愿意接收馬寶的學校,但沒有哪所學?辖邮;愿意接收的,又要收數(shù)千元的借讀費。于是,謝華娟找到南寧市民委、西鄉(xiāng)塘區(qū)政府、民族局,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馬寶終于實現(xiàn)了讀書的愿望,被免費招收到華衡小學讀一年級。 在謝華娟的熱心幫助下,今年11月份,又有兩位維吾爾族小姑娘茹柯耶木和西姆斯努分別進入了華衡小學和博士搖籃幼兒園讀書。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