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白沙鎮(zhèn)運用樹冠蓋膜技術栽培的金桔。
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唐曉燕
近日,中國柑橘學會在桂林陽朔舉辦了年度學會,來自全國14個柑橘主產(chǎn)。ㄊ校┑600多名專業(yè)人士參加了會議。中國柑橘學會曾經(jīng)打造過全國著名的江西贛州臍橙、湖南石門蜜桔等品牌,每年的年度學會也是中國柑橘業(yè)界交流的最高平臺,吸引了許多國內(nèi)知名柑橘學者、科技工作者、管理人員和企業(yè)參加。2010年年會選擇在廣西舉行,背后暗含著哪些深層意義?中國柑橘首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鄧秀新一語道破天機:“是廣西柑橘的好品質(zhì)和獨特的種植技術把專家們招來的。”
陽朔金桔結(jié)緣上海世博
采訪中,記者聽到了一個陽朔金桔與上海世博結(jié)緣的故事。今年4月,陽朔大部分金桔都已下樹,唯有白沙鎮(zhèn)富馬村農(nóng)民段光友的果園還掛著許多個大、光滑、小紅燈籠般的金桔,看得人眼饞。不少外地客商競相出高價想購買,但都被段光友一口回絕。
故事還得從2009年底的陽朔金桔節(jié)說起。當時,遠道而來的上?蜕虒O老板一眼看中了段光友果園的金桔,便和段光友商量,希望他能把金桔留到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段光友滿口答應了,不過金桔留樹保鮮要從3月初延期至5月,有一定難度。因為這段時間正逢桂北的雨水季節(jié),雨水多,金桔一沾雨霧就易爛。老段多次請教縣里的農(nóng)業(yè)技術人員,最后給金桔使用生態(tài)保鮮劑,并大膽使用“三避”(避雨避寒避曬)技術,用薄膜精心呵護著這10多畝金桔。
4月底,段光友的20噸新鮮金桔,按照承諾以每公斤12元的價格賣給孫老板,隨后運往上海銷售。據(jù)孫老板的反饋,這批陽朔金桔很受來上海參加世博會的中外游客的青睞,賣得特別火。當時有村民給段光友算了一筆賬,假如他早出手這批金桔,起碼能多賺四萬元。但段光友說:“能讓陽朔金桔進入世博會,讓中外友人認識我們廣西有這樣的好東西,比我個人多賺幾萬元更有意義!”
下一頁 |
第 [1] [2] [3] [4]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