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同胞在風雨橋前跳起多耶舞。通訊員吳永華 攝
廣西新聞網(wǎng)三江訊(記者劉山 通訊員梁覺振)昨日,三江侗族同胞迎來傳統(tǒng)侗年。上千名群眾“踩橋”,見證世界最長風雨橋竣工,迎接侗年到來。
在剛剛竣工的三江風雨橋前,侗族民間踩橋儀式隆重舉行。一名德高望重的侗族同胞作為踩橋執(zhí)行師傅,領(lǐng)頭踩上了300多米的紅地毯。他每走一步,便念一句祝福語,并將一把硬幣和糖果拋撒在橋上,以示幸福吉祥、招財進寶。緊隨其后,三江縣干群和蘆笙隊、醒獅隊、腰鼓隊、侗族大歌隊跟著踩橋,同時鳴炮、吹蘆笙、舞獅、擊腰鼓、唱耶歌,歌頌大橋落成。踩橋結(jié)束之后,緊接著是開橋通車儀式,長長的車隊從三江風雨橋上緩緩開過。
三江風雨橋橫跨在三江縣城潯江河上,橋?qū)?6米,中間為車行道,兩旁為人行道;橋長368米,比此前世界紀錄保持者湖南龍山縣撈車惹巴土家風雨橋(289米)長79米,比湖南芷江龍津風雨橋(252米)長116米。
在三江風雨橋竣工慶典及踩橋儀式結(jié)束后,三江侗族自治縣還舉行了侗族人文始祖薩歲祭壇奠基儀式和侗族風情街月亮街開街儀式。2
又訊 三江侗族自治縣將把三江風雨橋與縣城內(nèi)其他侗族特色景點捆綁打造成一新興景區(qū),于明年申報國家4A級風景區(qū)。
三江風雨橋是集侗族木構(gòu)建筑精華于一體的多功能風雨橋,和世界第一鼓樓——三江鼓樓遙相呼應,與三江民族月亮街及福祿寺連成一體,構(gòu)成了三江縣城精美絕倫的風景圈。(韋國政 吳練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