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南寧訊 (記者賀建東 通訊員韋萬春)記者1月6日從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國家質檢總局近日下發(fā)公告,批準桂林腐竹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廣西質檢部門同時實施相關保護措施。
桂林腐竹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產地范圍為廣西桂林市永?h、臨桂縣、陽朔縣、龍勝各族自治縣、靈川縣、荔浦縣、平樂縣、恭城瑤族自治縣、興安縣、全州縣、資源縣、灌陽縣12個縣現轄行政區(qū)域。以上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必須依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guī)定》,提出申請并經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公室審核合格,依法注冊登記后,方可使用桂林腐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用標志。
據介紹,桂林腐竹的生產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具明顯而嚴格的地域性,無論在國內國際市場,消費者都認定“桂林腐竹”的招牌。又因其蛋白質豐富,膽固醇及飽和脂肪低,還是植物營養(yǎng)物質,故被稱為“素食之花”,產品除國內市場外,還遠銷東南亞、歐美、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qū)。
隨著桂林腐竹品牌效益的日益凸顯,仿冒“桂林腐竹”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在國內其他地區(qū)出現了許多假冒生產桂林腐竹的廠家,他們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品質味道不一,個別企業(yè)甚至加入色素、甜蜜素、吊白塊等一些危害消費者健康的化學物質,影響了桂林腐竹的形象。2003年,在國外還曾出現過用其他品種的腐竹假冒“桂林腐竹”進行銷售的現象。
為了保護“桂林腐竹”這一具有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底蘊的民族知名品牌,2007年9月,桂林市政府啟動桂林腐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工作。在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支持下,經過開展調查研究,查閱收集相關資料,認真研究論證桂林腐竹的歷史淵源、質量特色、生產技術等,在此基礎上著手準備申報材料,由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初審后上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正式受理了桂林腐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報,并向社會公示,經過公示期后予以公告,批準桂林市12個縣獲得桂林腐竹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相關鏈接
地理標志產品是利用產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傳統(tǒng)工藝在特定地域內所生產的,質量、特色或者聲譽在本質上取決于其原產地域地理特征的產品。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一方面可以依法維權,打擊假冒;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民族精品的無形資產價值,培育高效益的世界品牌,讓生產者和消費者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