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奉著孔子像的大殿,祭拜的人群排起了長隊,不少排在后面的游客為了看清殿內(nèi)的禮器,就站在門檻上翹首觀望,還有的游客進殿也要在門檻上踩一踩。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不得不微笑著勸阻:“別踩門檻?鬃幼钪v禮儀規(guī)矩,踩門檻他老人家會不高興的。”一些懂規(guī)矩的老年市民也在一旁提醒年輕游客:“進古典建筑,門檻不要踩,應(yīng)該跨過去。”
在狀元橋下的泮池里,短短幾天已經(jīng)被游客扔滿了零鈔,五角、一元的紙幣漂滿了水面。李文說,這并不是文明的祭祀行為。由于孔廟設(shè)施仍在逐步完善,泮池內(nèi)日后還要立“鯉魚跳龍門”和“獨占鰲頭”等雕飾,按照孔廟習俗,屆時游客可以用硬幣投擲許愿。但現(xiàn)在很多游客不明就里,看到別人扔錢也紛紛效仿,基本扔的是紙幣。工作人員不得不每天打撈清理,以防紙幣在水中腐爛。
大批游客還喜歡摸摸龍牌石雕“求福氣”,還有的市民為了留影甚至全身撲到了龍牌上。李文介紹說,其實摸龍牌石雕也有講究。如果是學生祈愿學業(yè)進步,可以摸摸龍爪中拿的筆;祈愿步步高升,可以摸摸龍爪中拿的大印。踩踏、扒爬龍牌,都不是文明的行為。
在年初一的時候,還有市民虔誠地拿著熟雞、年粽、米酒等來祭拜孔子,把這些祭品擺得一地都是。這也讓管理人員哭笑不得。李文說,祭孔其實不需要這些祭品,作個揖、上炷香即可,祭孔講究的是文明祭拜,禮儀高雅,市民游客可以慢慢重新熟悉祭孔的傳統(tǒng)。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