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文廟廣施德仁傳播儒家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教之道、貴以專”,“親師友、習禮儀”……這是今年1月26日,柳州市龍城、文惠、駕鶴等9所中小學校上千名學生齊聚文廟,誦讀國學經典的熱烈場面。
陳剛等市領導亦身處其中,與師生們手持中華古典書籍,獨誦、齊誦《論語》、《弟子規(guī)》等經典作品。對這一誦經典、親仁德、體和諧的雅儒新風,中央電視臺當晚的《晚間新聞》給予突出報道。
重建的柳州文廟,既是柳州文化的重要地標性建筑,更是各地游客瞻仰先賢、重溫儒學的場所。
重建文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為此,該市把重建文廟作為“文化建設十大工程”之首,總投資達兩億元,由清華大學建筑專家全面設計。占地面積約6.54萬多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8450平方米的文廟,主要由欞星門、泮橋(狀元橋)、杏壇、大成門、大成殿、厚德明倫堂、崇圣堂、文昌塔、論語林等組成。至2010年9月28日,建設大軍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僅用8個月時間就宣告建成,使祭孔大典如期舉行。
柳州文廟重建伊始,市委、政府一紙募捐倡議,社會賢達、各大企業(yè)即踴躍捐獻。至今年2月底,共收到各類捐款達1700多萬元。其中,柳鋼捐款500萬元,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柳工等企業(yè)捐款從50萬元至200萬元不等。祭孔大典、虎年國慶、兔年春節(jié)三個時段,到文廟旅游、參觀、朝拜圣賢者已超過100萬人次,工作人員從功德箱里清理出善款多達32麻袋。
孔子第75代嫡孫、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院長孔祥林,在應邀參加完祭孔大典后不勝感慨:“‘百里柳江,百里畫廊’,名不虛傳。重建文廟將其自然山水、人文生態(tài)、歷史內涵、都市文化融為一體,為‘百里柳江’增添了一層渾厚的儒風文氣,更彰顯出工業(yè)柳州旅游之品位。”
上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