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記者 許丹婷
“這是‘福哥’給基層黨員和老百姓帶來的幸福路啊!”談起“黨員中心戶”、“黨員旁聽制”和“農家課堂”、“農事村辦”這些深受群眾歡迎,在百色、全區(qū)乃至全國都叫得響的基層黨建品牌,不能不提起這位被群眾號稱“福哥”的人:王安福,田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基層辦主任。
王安福長期工作在基層。2005年2月,作為全縣先進性教育活動綜合組副組長,王安福與工作人員一起集思廣益,在頭塘鎮(zhèn)綠谷屯開辟“農家課堂”這一黨員發(fā)揮先進性作用的模式,很快在田陽縣各鄉(xiāng)鎮(zhèn)推廣。后來,“農家課堂”成為廣西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兩大典型之一。2006年5月,賀國強到田陽視察時,對“農家課堂”給予高度評價。2009年,自治區(qū)黨委在推進縣鄉(xiāng)黨校教學和管理體制改革中,明確提出把“農家課堂”自主培訓納入縣鄉(xiāng)黨校培訓體系,“農家課堂”已經在八桂大地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王安福還結合2007年開展的提高機關行政效能活動,組織人員反復研討,首創(chuàng)了“農事村辦”服務模式,即在距離鄉(xiāng)鎮(zhèn)政府比較遠、群眾往來辦事不便的村屯設立“農事村辦”服務站,把原來要到鄉(xiāng)鎮(zhèn)府才能辦理的糧食直補、五保救濟、計生證明等直接放到村里來辦理,并逐步擴大到生產、文化、衛(wèi)生、法律、政務和黨員六大類,讓群眾不出村就能享受到“證照村里辦、補貼村里發(fā)、小病村里看、矛盾村里調、信息村里問、農資村里買、書報村里讀”的便利服務。
很快,“農事村辦”試點經驗在全縣進行推廣,2008年全縣建立了48個服務站、126個服務點,覆蓋所有鄉(xiāng)鎮(zhèn)和行政村,每年減輕群眾負擔1500萬元以上。隨后,百色市委組織部及時總結了田陽的經驗并在全市推廣。2010年5月,習近平同志視察田陽時,對“農事村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工作中,王安福樂于助人,甘為人梯。從2005年12月起任副部長至今,許多當初與他一起從事基層黨建工作的下屬,在他的培養(yǎng)下成長,有的甚至“官”還比他大,他沒有因此心理不平衡,反而覺得自豪:“看到他們有進步,我高興都來不及呢!”
心中到底有一條什么樣的路,才能讓一個人如此腳踏實地、不知疲倦?從王安福寫給自己的一副對聯(lián)中,也許能看到他夢中的方向:“八載踏浪已如煙,聊可自慰無非紙上風光一兩點;十年組工才奮蹄,勇于探索再描心中愿景六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