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基石的沉穩(wěn),負重擔當,用行動銘記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
“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容易的事情件件做好就是不容易。”回憶起王輝生前的一言一行,這句樸實的話,在同事中引起強烈共鳴。
“我們要集體上訪!”
2008年,資源縣林業(yè)局改制,10多名黨員“下崗”。他們不服,找到王輝,把申訴材料狠狠往桌上一拍,氣話沖他而來。
“息怒,息怒……”王輝趕緊起身,招呼大家落座。
“集體上訪是非常嚴肅的事,別沖動。”王輝耐心地說,“有什么困難,咱坐下來慢慢協(xié)商解決。”
“怎么個解決法!”
“給我點時間,一定給你們滿意的答復!”他果敢地說。
隨后20多天,不論白天黑夜,他上山下鄉(xiāng),走村串戶,奔走于這些下崗黨員家中,講政策,說道理,和他們一起商量解決方案。
了解到這些人的實際困難后,王輝向部領導建議:參照下崗職工安排公益性崗位的政策,適當為這些下崗黨員安排公益性崗位,發(fā)揮他們的工作熱情。
通過部領導與縣委、政府領導協(xié)調反映,大部分下崗職工黨員已走上了縣里安排的公益性崗位。
“真誠,是解決矛盾、處理問題的金鑰匙。”王輝工作筆記中這句樸實的話,閃耀著思想的光芒。
80多歲的老人李敘旺,是出了名的老上訪戶。為了他的工齡問題,從資源到桂林,從南寧到北京,他長年奔波,從未放棄。
資源縣委組織部,成了他的第二個“家”,每周至少來上訪兩次。
老人每次前來,王輝總是一臉微笑,搬來椅子請老人坐下,遞過一杯熱茶,聽他嘮叨,耐心解釋縣委、人事部門對他上訪情況的答復。一遍又一遍,重復著同樣的情節(jié)。
王輝的耐心、細心和誠心,感動了老人,使他滿身怒氣而來、心平氣和離開。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王輝說,基層工作十分具體復雜,基層有無限的責任。組工干部要以“讓全黨滿意、讓人民滿意”為標準,把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指標作為引領創(chuàng)先爭優(yōu)的重要指南,立足本職崗位比學習、比工作、比奉獻。
創(chuàng)先爭優(yōu),是王輝工作的主旋律。
2005年,他調入組織部工作后,加班數(shù)百次、寫材料數(shù)千份,他從不因人手少而出差錯,不因任務重而撂擔子,一直默默用心去踐行著組織工作“零差錯”的最高準則。
盡管身兼數(shù)職,工作千頭萬緒,但他把工作處理得有條有理。他跑遍了全縣的鄉(xiāng)鎮(zhèn)村寨,大部分村支書認識他,他也隨口就能喊出他們的名字。
2008年冬,50年一遇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襲擊資源縣,全縣16萬群眾受災,電力、通訊、道路、供水全部中斷。王輝和同事在網(wǎng)吧里租用電腦,手腳長滿凍瘡,紅腫潰爛。一個月上報了70多份各類材料,及時向上級報告了縣里的災情和基層黨組織、黨員抗災救災進展情況。
去年底,全縣換屆工作開始。作為干部股長,分工派任務均是他安排,本可選擇縣城附近的鄉(xiāng)鎮(zhèn),但他主動申請負責該縣最偏遠的河口瑤族鄉(xiāng)和兩水苗族鄉(xiāng)的考核任務。
“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這就是王輝做人做事的風格。”同事李寧說,從1月17日至21日,王輝與考核組其他同志一道,連續(xù)5天冒著冰雪嚴寒到鄉(xiāng)里考核干部。出發(fā)當天,因冰雪封山,汽車行至半路無法前行,王輝率考核組徒步十多公里山路,直到天黑才到達鄉(xiāng)政府所在地。
去世前一刻,王輝已為全縣換屆工作連續(xù)忙了近一個月,從準備材料到統(tǒng)籌安排,從開會布置到下鄉(xiāng)考核,太多繁雜的工作,使他忘記自己患有嚴重的高血壓病。
忘我的工作,忘我的奔忙,忘我的投入,忘我的奉獻……而他心中銘記的,始終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責任。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