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深處傳來“生命之音”
他們靜靜地坐在記者面前,面對一大堆話筒、錄音筆、閃光燈時,略有些局促不安,遠不像救出被困者時那樣從容不迫。
他們是廣西礦山救護大隊合山中隊的3名救援人員。油跡斑駁滿是泥痕的工作服,無聲地訴說著井下工作的艱難。“溫度倒不是很高,大概是28攝氏度,這主要歸功于現(xiàn)在通風設備好了,工作到哪,風就通到哪。”譚鳳專說。
他們9人組成的施救隊,是9日晚11時進入巷道的,與搶險突擊隊協(xié)作到10日凌晨3時換班。干到凌晨2時許,譚鳳專去檢測水面冒出來的氣體時,看到巷道深處有一條寬幾厘米的縫隙,于是試著朝里面喊了一聲:“喂,里面有人嗎?”聽聽沒有回應,他又試著喊了一聲,這下遠處傳來了回音:“喂,救我!”他再喊了一次,微弱的回聲讓他確定自己沒聽錯。
“里面還有人,他們還活著!”譚鳳;仡^大喊,這是大家期盼了180多個小時的生命之音!很快,指揮部得知了這一信息,剛剛躺下的指揮人員也爬了起來,立即指令全力營救被困者,很快各方就行動起來。
雖然他們相隔僅有10余米,但巷道內滿是淤積的泥石和雜物,即使用木板頂開一道高度只有30至50厘米、寬50至80厘米的救援通道,也十分艱難。
經(jīng)過奮力救援,到了上午6時,生命通道終于延伸至被困者身旁。譚鳳專摸到了劉加干,問他是否還有力氣,得到肯定回答后,他就在前面爬,讓劉加干抓著他的腿,在后頭跟。半個小時后,劉加干終于爬出巷道。約半小時后,秦洪黨也爬了出來。
據(jù)了解,他們倆同時在井下打鉆。發(fā)生礦山事故時,劉加干被爆炸聲震昏,醒來后發(fā)現(xiàn)四周一片漆黑。為維持生存,他靠喝井下臟水維持體力,終于艱難地捱過了188個小時,幸運地得到了救援人員的解救。
再接再厲加緊搜救
記者從現(xiàn)場救援指揮部了解到,兩人獲救處在海拔-210米北回風巷處附近。而距他們獲救處約215米,是他們另外4名工友,估計無生還可能。經(jīng)過緊張搜救,這4名礦工被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不幸遇難,隨后遺體被運至-210米北回風巷處。
而在井下-280米主下山附近巷道中,還有3名礦工,但由于近期下雨和塌方原因,這3人所在巷道前方,已被厚厚的淤泥和積水堵住,其中積水就有1000立方米之多,目前救援人員進行抽水,估計半小時后可將水排干。
下午4時40分,當4名礦工遺體隨著4節(jié)拖斗車被緩緩運出井口時,現(xiàn)場一片肅靜。人們以沉默的方式,向這4名不幸遇難的礦工表示哀悼。而日夜守在巷道口的老工人,看到工友的遺體后忍不住流下了痛惜的淚水。隨后,遺體被來賓市殯儀館運走。
關鍵時刻,前來增援的武警、消防官兵紛紛請戰(zhàn),強烈要求加入救援隊伍中?紤]到井下救援的復雜程度,必須有專業(yè)的救援人員方可,于是指揮部婉言謝絕了官兵們的請求。由于一時用不上那么多武警官兵,部分官兵只好先行撤離,只留下15人負責現(xiàn)場警戒、搬運東西等任務。參與此次救援任務的衛(wèi)生、公安、安監(jiān)等部門工作人員一起,大家眾志成城,爭分奪秒,不言放棄。
為科學和合理地實施救援,有關部門從北京、南寧等地請來專家,并制定出幾套縝密的施救方案。開始,救援隊按原計劃實施救援時,發(fā)現(xiàn)前方巷道泥沙淤積較多,導致進度受阻,遂立即調整方案,從另一方開挖,終于將兩名生還礦工營救出來,并救出另外4名遇難工友。
更讓救援人員振奮的是,10日上午,獲悉兩名礦工成功獲救時,國家安監(jiān)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全監(jiān)察局局長趙鐵錘同志作出指示,對廣西各級黨委和政府在此次全力搶救被困礦工中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和慰問,并提出做好救治方案,精心護理獲救人員,使他們早日康復。
自治區(qū)領導郭聲琨、馬飚第一時間給救援人員發(fā)來賀電,在對兩人成功獲救表示祝賀、對全體參與救援的一線工作人員表示慰問外,還對將來的救援行動作了具體批示,要求科學施救,嚴防次生災害發(fā)生,盡一切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將余下被困人員營救出來。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4] [5] [6] 頁 |
(支持“←、→”鍵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