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熏黑的石頭和木頭。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黃偉攝
一年收入約3000元 為孩子購彩電
說起一家人為何住進石貓洞,做起“山里洞人”,羅朝貴回憶起了2002年3月份的一場大火。
羅朝貴對記者說,他和妻子當時都在地里干活,中午的時候屯里的人大喊“起火啦!”兩人丟下手中的活就往屯里跑。等趕到屯口時,羅朝貴見到自家的房子冒著大火,在家的村民正用樹枝在邊上滅火,但因是茅草屋和木板房,火星一濺就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房子被燒毀。在這次大火中,還有其他四戶村民的房子也被毀于一旦。
暫無居所的羅朝貴帶著妻兒“占據(jù)”了這個山洞,岳父給了一些寬厚的木板、鄰居們從家里均出了些鍋碗飄灑,他又按照自己的構想,上山砍柴伐竹。兩天后,在村民的幫助下,上下兩層“住宅樓”就建成,還預留了一個羊圈。
有了居所后,羅朝貴夫妻兩人一人在家照顧孩子和種植玉米,一人外出打工。幸苦勞累一年后,一家的收入也都是在3000元左右。
2009年,在屯子通電后的第三年,羅朝貴一咬牙,花了2000多元買了一臺25寸的彩電。這臺彩電,是家中最為昂貴的物件和唯一可見的電器。
“買電視機,是為了讓我的孩子能增長點見識。”有人問道羅朝貴為何不將攢下的錢重建房子,而是花去一家過半的收入去買臺既耗電又不能改變家庭生活的電視機時,羅朝貴都會這樣去回答,回答時又是那么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在家里,羅峰和弟妹們都喜歡看一些益智類的少兒游戲節(jié)目,了解到山外孩子的生活和外面精彩的世界。
羅朝貴說,孩子們很少有機會出大山,看電視機是孩子們了解山外世界唯一的方式,為讓孩子們多了解外面的世界,他又花錢裝上了一個衛(wèi)星接收器,現(xiàn)在能收到十幾個臺,“每天讓他們看一兩個小時的電視,一個月的電費最多是20多元,這錢我也愿意掏。”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4] [5] [6] 頁 |
(支持“←、→”鍵翻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