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門”創(chuàng)意解密:開啟三次 寓意不同
面向深圳灣的“世界之門”是本次開幕式的主要也是最搶眼的元素之一,“世界之門”連接的舞臺直面大海。深圳作為先行先試的濱海城市,是大陸文明和海洋文明的交匯點,打開“世界之門”,改革開放三十年后的中國進一步展示出與世界各國溝通交流的熱忱。
在開幕式上,“世界之門”開啟了三次,這三次的寓意各有不同。第一次是“歡迎之門”,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xué)生運動員和朋友;第二次開啟的是“文明和知識之門”,此時大運會宣布正式開幕,場內(nèi)的表演體現(xiàn)的是大學(xué)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各種文明的交融;第三次開啟的是“未來和夢想之門”,此時點燃火炬,世界大學(xué)生在此刻展望美好未來,并和自己的理想完美結(jié)合。
“世界之門”融“門”、“LED彩幕”、“立體表演舞臺”為一體。巨大的幕墻本身可開可合,打破了大型運動會開幕式的空間局限,在“世界之門”第一次打開時,取自象征深圳改革者的雕塑《闖》的巨人身影,正是借助幕墻的高科技,從而完成了全場的第一個高潮。
虛擬禮花 座位用舊礦泉水瓶疊加而成
綠色低碳是當今世界的通用語言。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綠色科技在本屆大運會上得到廣泛應(yīng)用,大運會開幕式用的是影像演繹的虛擬禮花,最大限度做到了環(huán)保。舞臺周邊供世界各國運動員就坐的座位,不是用板材搭建,而是用回收的舊礦泉水瓶疊加而成。舞臺邊沿各種不同的人物圖案和發(fā)光體,也是利用廢棄的礦泉水瓶造出。
在模擬的深圳綠道上,300多名大學(xué)生自行車手進行自行車隊列運動特技表演。深圳綠道已建成412公里,將來將達2000公里,這意味著深圳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將擁有1公里綠道。綠道為深圳人的生活渲染著不一樣的色彩。在開幕式上,綠道把深圳綠色城市、青春城市的特質(zhì)與大學(xué)生的青春動感有機結(jié)合起來。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