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見習(xí)記者 吳欣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初唐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對于海上明月的描述引人無限遐想。中秋之夜,許多南寧市民也選擇來到水邊,觀賞天上和水中“二月”爭輝的美景。
公園里“以燈會燈”
“媽媽快看!月亮出來了!”一名小男孩站在金花茶公園的魚塘邊,指著剛剛撥開烏云露出“笑臉”的月亮喊道。一場大雨過后,南寧的空氣變得清新涼爽,許多市民帶著孩子到公園里觀賞花燈,十分熱鬧。記者在公園里看到,不少人手里提著的花燈都是自己做的。
市民李女士一只手牽著孩子,一只手拿著一個別致的“柚子燈”走在魚塘邊。“柚子燈”與公園里的花燈相比起來毫不遜色。李女士告訴記者,這個花燈的做法很簡單,挖開柚子的果肉后,在柚子皮上刻出一個笑臉,再在里面用牙簽固定好蠟燭,綁上繩子,就做好了。
鄧先生的自制花燈不但別出心裁,還很環(huán)保。他將一個廢舊的硬殼紙袋兩邊剪開,讓孩子畫了兩幅畫貼上去,微黃的燭光照亮了畫中小兔子的笑臉,十分可愛。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園里的花燈有“金花呈祥”、“雙龍戲珠”等7組大型主題,宮燈200盞,凝聚了許多人的巧妙構(gòu)思和心血。市民自制花燈與公園花燈爭妍斗艷,相映成趣。
下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