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老人說,她的兒子、媳婦都出去打工了,她每周一到周五,都在這個小棚子里照顧正在讀二年級的孫女,老頭子就留著看家。
晚飯后,記者再次來到山坡上。月亮還沒出來,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伴隨著蟲鳴聲,從草棚中傳來了朗朗書聲。尋聲走去,只見幾個孩子圍著一張桌子學(xué)習(xí)。由于桌子矮、燭光昏暗,孩子們都跪在地上,小腦瓜湊到了一塊。
另外一個草棚里,光線十分昏暗,一位老人正在納鞋底,兩個小孩圍在煤油燈下看書。老人說:“白天孩子上學(xué)后,我們就出去割牛草,晚上有空就做點(diǎn)針線活。”
臨時搭建的草棚,不通電,不通水。老人孩子的生活用水,要到山下的河里去取。由于取水、燒水都不方便,孩子們也不能每天洗澡,擦擦臉就和衣而睡了。
他們目不識丁,希望遺憾不要在孫輩身上再現(xiàn)
這些老人全都不會聽普通話,記者的采訪,全靠王杰當(dāng)“翻譯”。
記者走進(jìn)一個草棚時,陪讀奶奶喚來正在玩耍的孫女做翻譯。她說,因?yàn)闆]有文化,她吃了一輩子苦頭。“在山里弄點(diǎn)山貨、種點(diǎn)小東西,都要托人幫拿去賣。因?yàn)椴粫銛?shù),也聽不懂人家說話。”她鐵了心要來陪讀:“為了不讓孫女再像自己這樣吃一輩子苦,再苦再累也要陪她讀書。”
從沒有進(jìn)過學(xué)校的他們,希望今生的遺憾不要在孫子孫女身上再現(xiàn)。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