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唐廣生 通訊員 周貽剛 陸鐵山
經(jīng)濟發(fā)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務(wù)工的農(nóng)民開著摩托、小車回家過年不足為奇,但一個小山村95戶人家,有60多臺大型吊車“相約”老家過春節(jié),你見過嗎?
此事就發(fā)生在寧明縣北江鄉(xiāng)林芬村那岜屯。
1月29日,新春上班第一天,我們?nèi)ヌ絺究竟。在位于322國道旁的林芬村,但見幾十臺大型吊車排滿那岜屯村道,車身上懸掛著大紅燈籠,村子里不時傳出此起彼伏的鞭炮聲。
林芬村黨總支書記李永亮喜不自禁:“要是你們在1月21日來,那陣勢更壯觀了,60多臺大型吊車從四面八方轟隆隆地開回屯里過年,遠遠望去如同一支浩浩蕩蕩的‘裝甲’隊伍!”
據(jù)了解,那岜屯有95戶400多人口,擁有68臺大型吊車,總價值超過5000萬元。
那岜屯村民小組長杜文寶說:“以前村里經(jīng)濟比較單一,大家在有限的田地上只能種植一些水稻和甘蔗,增收緩慢,是大型吊車圓了我們的致富夢。2011年,全屯人均純收入9800多元,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屯。”
李繼權(quán)是村里第一個買吊車的人。2003年以前,他幫外地老板開吊車,發(fā)現(xiàn)開吊車能賺錢。當年,他回家借錢和貸款,投入70萬元,買回了村里第一輛吊車外出創(chuàng)業(yè),每個月都能凈賺兩三萬元。隨后,李勁剛、李軍剛等一些有眼光的村民紛紛跟進。他們風里來雨里去,盡心盡力攬活,足跡遍及崇左、南寧,遠的涉足海南、云南等省,每年都能穩(wěn)賺二、三十萬元。28歲的青年農(nóng)民李茂宙更是擁有了3臺吊車,其中兩臺吊車已經(jīng)還清了貸款。
“杜朝超以前收入來源少,自從貸款買來吊車外出攬活,去年家里建起了小洋樓,包括裝修在內(nèi)總共花了20多萬元,F(xiàn)在,那岜屯好多車友在寧明縣城買了商品房,有的還在南寧買房安了家,不少車友購買了小轎車哩!”李永亮自豪地告訴記者。
生活富裕了,那岜屯的吊車專業(yè)戶們,琢磨著過一個別開生面的春節(jié)。他們彼此相約,開著各自的吊車回家,舉行“吊車鬧新春”活動,于是就有了1月21日同一天60多臺吊車回屯的壯觀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