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可口的營養(yǎng)午餐讓孩子們贊不絕口。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潘曉明攝
志愿者為東七村小學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趣味課。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潘曉明攝
午餐時間到了,志愿者為孩子們分菜。廣西新聞網(wǎng)記者 潘曉明攝
廣西新聞網(wǎng)2月21日馬山訊(記者 潘曉明)2月21日中午,由國內(nèi)多家媒體記者和營養(yǎng)專家組成的考察組驅(qū)車前往馬山縣林圩鎮(zhèn)東七村小學。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山路雖然崎嶇顛簸,可志愿者們的心中更加掛念這些山里的孩子。
上午10時許,大家終于來到馬山縣林圩鎮(zhèn)東七村小學,該校位于林圩鎮(zhèn)東部,都南高速公路林圩段旁,學校創(chuàng)辦于1965年,至今有已有47年的歷史。學校占地面積184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794平方米。學,F(xiàn)有教職工7人,設(shè)有4個教學班,一致四年級各一個班,在校學生100人。
大家剛一下車,就直奔學校食堂幫廚,主動為孩子們燒菜做飯,制作美味可口的營養(yǎng)午餐。當天正值星期二,食堂給孩子們準備的菜譜是:雞肉炒木耳,豬肉炒青菜。洗菜、切菜,翻炒雞肉 ,煮雞蛋湯……志愿者們在廚房里熱火朝天地忙活起來。叮鈴鈴……隨著下課鈴聲響起,孩子們習慣地收起文具,窗外飯菜的香味陣陣撲鼻而來。志愿者們又當起了義工,主動給孩子們分菜、盛飯。望著眼前孩子們大口地吃著香噴噴的飯菜,志愿者們臉上頓時露出會心的笑容。
自從2012年2月該校的希望廚房建成交付使用后,東七村小學校長黃雅熙感觸頗深。學生們的家長多外出務(wù)工,中午由于家里沒人做飯,過去孩子們通常是隨便喝一碗稀粥就趕到學校上課。孩子吃不飽,下午上課都打不起精神。這對孩子長期的學習或多或少帶來不利的影響。今年2月份,學校的希望廚房建成,九陽集團捐贈了蒸飯車、熱水機、豆?jié){機、電冰箱、絞肉機等設(shè)備。“免費午餐”保證了孩子們的每天都能吃上肉類和其他蔬菜。孩子午飯吃得飽,下午上課精神勁頭足,學習不容易分心,對孩子的成長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黃雅熙認為,“馬山模式”十分值得推廣。
下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