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驕·成吉思汗》實景演出現場。
早在2009年,山水實景演出便在中國風生水起。電影界的三巨頭張藝謀、馮小剛和陳凱歌爭相瓜分實景演出這塊炙手可熱的蛋糕?墒,真正把實景演出傳遍全國各地的卻是一位廣西人——梅帥元。
現任廣西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的梅帥元,創(chuàng)作的多部舞臺劇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戲劇創(chuàng)作金獎、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等多項大獎。
2004年,在籌集到一筆資金后,有著多年戲劇演出經驗的梅帥元便開始投入到蘊釀多年的夢想中——他要用燈光把桂林甲天下的山水打亮,使其成為一座天然舞臺。于是,中國誕生了一種全新的演出形式——山水實景演出。
把演出從傳統(tǒng)舞臺搬到山水之間,組合旅游資源與文化資源,使之交相輝映,天人合一。第一部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在桂林孕育而成。演出場地達1.6平方公里水域,有12座著名山峰,600多名以當地農民為主體的演職人員參加演出。7年來演出2000多場。
隨著山水實景演出形式在陽朔的成功,梅帥元和他的實景演出很快受到各地關注。那么,實景演出能否在全國其他地方也同樣獲得成功呢?
憑借復制《印象·劉三姐》形成的文化旅游發(fā)展模式,梅帥元在河南嵩山打造了第二部作品《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在清明上河園內打造了展現宋代都城東京汴梁繁榮與奢華的《大宋·東京夢華》,通過對道家思想的解讀重新詮釋人與自然關系創(chuàng)作了《道解都江堰》,以及發(fā)生在80年前革命崢嶸歲月的紅色經典歌舞《井岡山》……多部大型實景演出獲得成功,打響了一張亮麗的廣西文化產業(yè)品牌。
2009年6月,在山東泰山東麓的天燭峰腳下,梅帥元正帶領團隊緊鑼密鼓地籌備一場大型實景演出《中華泰山·封禪大典》。這臺演出總投資高達3億元,總占地面積為8600平方米,設立2756個座位,由500名演員參與演繹,再現5個朝代帝王封禪的宏大場景。演出訓練場上有一道特殊的風景線——參加軍訓的500名演員,全部是當地農民。
“讓農民來演‘帝王’”,是梅帥元一個奇特的策劃!吨腥A泰山·封禪大典》招募的農民演員大多來自演出場地附近的村莊。和《印象·劉三姐》一樣,《中華泰山·封禪大典》不僅給泰山當地農民帶來了新收入,更重要的是將實景演出與前來泰山旅游的客人相結合,擴大了旅游文化。
在內蒙大草原上,《天驕·成吉思汗》執(zhí)行導演李六乙感慨:每個地域的演職人員來源不同,受地域影響,性格各異,比如蒙族,就相當奔放!
參加《天驕·成吉思汗》演出的演員是來自呼倫貝爾不同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學生和牧民,這既讓《天驕·成吉思汗》的演出融匯了很多優(yōu)質元素,也給人員的管理帶來一定困難。
梅帥元感慨道:“學生有時候散漫一些,今天來100個,明天是80個,后天是120個,再后天60個——戲就沒法排了……”
挑選和訓練合適的演員,是實景演出成功的一個關鍵要素。有著多年戲劇演出經驗的梅帥元很快調整了排練方法。為了管理好馬隊,導演組特意招聘了幾位馬倌,專門負責馬匹的喂養(yǎng)和訓練,同時兼做演員。
經過大半個月的修改和調整, 2009年7月26日,大型草原實景演出《天驕·成吉思汗》和觀眾正式見面了。
草原一日,時空千年。置身于天堂草原,享受一代天驕絢麗多彩和恢宏壯美的視聽盛宴!演出以星空、月夜為背景,以河水、濕地、溝谷、山巒為舞臺,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舞臺。
一個小時的傾情表演,還原千百年來草原游牧民族的真實生活,再現成吉思汗戎馬一生、征戰(zhàn)東西的波瀾壯闊場景。
一場奢華如夢的視聽盛宴,使觀眾們深刻感受到實景演出帶來的無窮力量。親臨歷史的難忘時刻,讓觀眾更能理解實景演出的特殊意義。
究竟是梅帥元再造了歷史英雄,還是歷史英雄成就了梅帥元?梅帥元始終堅守著一種信念。他和他所帶領的這支來自廣西的團隊,把夢想的種子帶進了所有人的現實生活中,幻化出一部部實景演出,一幕幕曠古絕倫的視聽享受震撼人心。而這種獨特的文化模式,是對歷史文化更好的詮釋和再現,必將再造更多的夢想……(郭幼卿 覃友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