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特派記者 玉智威 駱萬麗
在本屆奧運會上,群眾性最強、職業(yè)化最早的中國的三大球“集體沉寂”了,這不能不說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奧運會上的一大遺憾。再看我們的近鄰韓國、日本隊在三大球賽事里打得風生水起:日、韓男足雙雙進四強;日本女足可望再續(xù)世界杯的輝煌;曾被中國隊打得落下心理陰影的日、韓女排同進四強,我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去爭金奪銀了。因此,可以這樣來總結(jié),別人進步神速,我們的退步更神速。
足球,揮之不去的痛
足球是目前世界第一大運動項目,本屆奧運會決賽階段,中國男足依然缺席,而昔日的“鏗鏘玫瑰”也沒能拿到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令人傷感不已。日本女足,曾經(jīng)是中國隊的手下敗將,而今已經(jīng)成長為世界冠軍。如此迥異的發(fā)展軌跡,不能不令中國足球界人士深思。
日韓足球在倫敦奧運會上的良好表現(xiàn),得益于聯(lián)賽對青少年球員的培養(yǎng)。各俱樂部擁有完備的青訓體系,大量新人在聯(lián)賽、亞冠、國家隊中得到鍛煉。日本國奧前鋒大津祐樹效力于德甲聯(lián)賽,韓國國奧核心人物樸周永落戶英超豪門阿森納,實力強勁的他們,都堪稱未來的亞洲足壇“旗手”。
反觀中國足球,男足已連續(xù)三屆無緣世界杯,聯(lián)賽里的假球黑哨等等,讓男足形象一瀉千里。女足青少年基礎(chǔ)薄弱,“鏗鏘玫瑰”再度綻放遙遙無期。盡管如此,中國足球依然幻想著尋找一條飛躍的“捷徑”。中超可以花上億資金引進“魔獸”德羅巴,請來著名教練里皮,卻不愿拿出幾千萬來加強男女足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如此發(fā)展下去,中國足球在世界賽場的征途上漸行漸遠,足球仍將繼續(xù)是球迷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光榮之師很失落
一向為國人稱道的中國女排以2比3負于日本隊,無緣進入爭奪獎牌的行列,多少有些讓人難以接受,深為惋惜。畢竟,中國女排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三大球的旗幟。在中日兩隊的交鋒歷史上,中國隊勝多負少,在過去的五屆奧運會上,中國隊從未被日本隊擊敗過。日本隊教練真鍋正義在賽后說:我們越過了一座大山。
不過,以往的輝煌不能代表現(xiàn)在,此次中國女排的失利,除了主教練賽場指導失誤的原因外,更反映出中國排球目前正處于后繼無人的境地。據(jù)悉,目前全國女子排球一線專業(yè)運動員總共只有不到400人。男子排球的情況則更加慘淡。國內(nèi)的排球聯(lián)賽盡管仍存在,但水平低,收視率不高,難以激起人們對排球的熱情。因此,如何保住三大球中的這面旗幟,成為了中國排球界人士的當務(wù)之急。
籃球依舊青黃不接
本屆奧運會上,中國女籃在小組賽中表現(xiàn)不俗,五戰(zhàn)三勝兩負,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遭遇了上屆奧運會亞軍澳大利亞隊,中國隊在老將苗立杰、陳楠等人的帶領(lǐng)下奮勇拼搏,但最終因整體實力與對手差距不小而落敗,無緣四強。不過,從這6場比賽來看,中國女籃基本走過了青黃不接的窘境,新秀高頌等人的表現(xiàn)讓人看到了中國女籃的希望。
然而對于中國男籃來說,青黃不接的現(xiàn)象依然如故。老將們還是賽場上的頂梁柱。五戰(zhàn)盡墨后,35歲的王治郅說:這是自己的最后一屆奧運會了,希望下一個奧運會周期內(nèi),中國男籃選拔出優(yōu)秀的年輕隊員,將來由年輕隊員組成的中國隊能在奧運會上取得比現(xiàn)在更好的成績。王治郅更希望國內(nèi)的CBA聯(lián)賽能舍去浮華,從本質(zhì)上提高比賽的對抗性。
青黃不接是中國籃球的無奈,同樣也是中國三大球的無奈,三大球的整體水平不進入世界強隊的行列,將會拖累中國由體育大國走向體育強國的步伐。
(本報倫敦8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