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餐飲店的老板,能幫店里的職工預(yù)訂一張愛心車票嗎?”“我跟著打工的父母在南寧讀書,不知道能不能訂愛心車票?”……1月23日,本報愛心車票報名熱線開通第三天,預(yù)訂電話持續(xù)火爆。當(dāng)日打進熱線的,有熱心的老板,有跟隨打工父母來南寧讀書的貧困學(xué)生。同時,今年開通的區(qū)外愛心班線,也接到預(yù)訂電話。
熱心工頭
為工人回家“跑腿”
23日上班時間剛到,工頭黎家波就急匆匆地趕到本報。“打電話不放心,干脆我就直接跑一趟了,現(xiàn)在訂票能訂得到嗎?”由于是第一次來預(yù)訂愛心車票,黎家波小聲問道。當(dāng)聽到肯定的回答后,黎家波松了一口氣,隨即拿出了自己和工友的身份證。
黎家波是一名建筑工地的工頭,帶著有幾名工人干活,“不過,已經(jīng)有一兩個月沒有活干了。這段時間,我和工人在一起,每天都需要生活費,又?jǐn)埐坏交睢Q劭催^年了,大家都在為回家著急。這兩天看到愛心車票的報道,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來了”。
去年,蔣鸞英帶著孩子在南寧一家餐飲店打工,這是她第一次外出來到南寧。23日,她第一次打進本報愛心熱線。但在電話中,蔣鸞英說話的聲音比較小。記者問了幾次也沒聽清楚。
“我是她所在餐飲店的老板,我來說吧。”這時,在蔣鸞英身邊的許女士接過電話:“她(蔣鸞英)40來歲,膽子也小,普通話說不好,我來幫一下她。”原來,這名餐飲店老板看到報紙上的愛心車票活動,特地告訴了蔣鸞英,“她一個人帶孩子不容易,平時月收入1000多元,為了幫她節(jié)省些回家的路費,所以就鼓勵她打電話訂票”。
下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