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國營武鳴華僑農場武冒分場三隊租出去的土地上,承包商種植的香蕉。廣西新聞網記者 伍永志攝
廣西新聞網南寧2月7日訊(記者伍永志)2月5日,立春過后的第一天,在南寧國營武鳴華僑農場里建分場,今年快60歲的村民黃先生和愛人正急著為自己家30多畝地尋找承包商。
黃先生家的這30畝地靠近山腳下,此外還有另外幾家之前在此開荒的山地,預計有100多畝。由于未通水泥路,下雨天路面泥濘沾滿鞋,天晴時灰塵漫天揚,“貨車不愿進來收購,我們自己就開拖拉機分車運出來,然后再幫上車,耗時間又耗費勞力。”
黃先生說,以前身體健壯時,30畝地種植香蕉和木薯,一年下來的收入至少有5萬元,現今上了歲數,身體狀況較差,小孩又都外出務工,老兩口子種植幾畝的木薯都感覺吃力,“幾十畝地都荒廢了,不種每年還要向農場交承包費,種了后又無勞動力管理和收購,銷路又難尋。”
與黃先生不同的是,南寧國營武鳴華僑農場武冒分場二隊的李大爺,75歲的他從去年起,就將家中的6畝地出租給了外來的承包戶,由對方在土地上種植香蕉以及種植其他經濟作物,不管對方收成和是否有銷路,李大爺每年固定收取700元/畝的出租費,6畝地一年下來就得4200元的純收入,15年的租期就是6萬多元。他現在的農活就是逛街,開心過好每一天。
李大爺說,家里的年輕人在東盟經濟開發(fā)區(qū)里的工廠上班,50歲左右、土地又放租出去的村民,如果不愿意出去打工,也可以到承包商這干農活,一天60元,按日結算。
“承包商種植香蕉,都需要請人幫澆水、施肥、除草、收割、裝車等,樣樣都需要人手。”李大爺告訴記者,村民種植香蕉都有一手技術,干起這些農活都不在話下。
黃先生稱,他之前也到一些承包商處干活,第二天家中如有事可以不用來。這對與他歲數相等、又空閑在家的村民來說,除了在自家地里自行種植作物外,又可在家門口打工賺錢,也不存在拖欠工資的問題,是挺好的。
黃先生說,他的愿望還是希望在2013年將自家的30畝地放租出去,與李大爺一樣,干的農活就是逛街,開心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