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記者 諶怡秋
“今天我要雇幾人揀苗,你能不能帶幾個人過來?”5月6日一大早,南寧市興寧區(qū)三塘鎮(zhèn)路東村婦女主任潘志蓮接到當地一個苗木種植老板電話,請她帶人去“打工”,但她當天忙著村里征地丈量的事兒,“交易”不成。
興寧區(qū)打造的“十里花卉長廊”項目征租了部分農民土地,不少失地農民家庭靠每年收租金過活,生活難以為繼。40多歲的潘志蓮看到周邊花卉基地經常需要零工,頭腦靈活的她組織了六七個同村姐妹去“打工”,慢慢“打”出影響,花卉苗木基地老板都熟悉她,一有活就找她。
“從2008年田地租出去后,我們村很多人沒地種,有地的種些甘蔗、水稻之類,但是人手少、收入不高,漸漸也沒有人種地。”潘志蓮說,在本地打散工,讓村里很多年紀較大的婦女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受到不少婦女歡迎。由此,潘志蓮漸漸組織了一支“婦女小分隊”四處接活打工。
同村的李鳳艷和潘志蓮一樣,經常帶一支“婦女小分隊”攬活。目前,路東村有四五個女能人帶領不同的“婦女小分隊”,活躍在村周邊甚至南寧市大沙田等地打散工。幾個婦女小分隊之間互通有無,和睦相處,“有活一起干,有錢一起掙”。
興寧區(qū)建設大鄧與同仁兩個鮮花示范基地以及打造“十里花卉長廊”,花卉苗木基地經常需要人工,潘志蓮經常帶姐妹們給綠化苗裝杯、揀苗,種樹等,干一天少則120元,多則300元,大家早出晚歸干活。“地方遠老板還車接車送,中午還免費提供午餐,每天都有錢掙,這樣打工真快活。”村民何碧蓮說,她兩個孩子讀書,以前生活費經常不能按時交,“只要勤勞,都有活干。打散工后,我再也不愁孩子的學費生活費了。”
口碑是干出來的,為了保證打工活路源源不斷,潘志蓮要求姐妹們每次干活都要盡職盡責,比干自家活還要認真。“她們幫忙種樹,別人還以為是專業(yè)人士種的。”當地經營東升苗木場的梁老板說。因為活兒干得漂亮,質量有保證,如今,很多老板要找她們干活必須提前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