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安民不僅愛寫說唱詞,還擅長多種樂器。圖為他在家中彈電子琴為老伴唱歌伴奏。
7旬退休老人 寫作《城市老太婆》
說唱龍城“銀發(fā)族”的活力人生
廣西新聞網(wǎng)-南國今報記者 劉山 文/圖
最近,柳州7旬退休老人周安民寫作的《城市老太婆》說唱詞,在當?shù)匾恍├夏耆酥辛餍衅饋。說唱詞生動逗趣,反映了龍城“銀發(fā)族”活力四射的晚年生活,聽過的老人都說“寫得很麻辣”。昨日,周安民向記者介紹了他寫作說唱詞的快樂事。
“城市老太婆,活得真灑脫。免費乘車卡,走遍邊邊角。公園輪流轉(zhuǎn),歌廳也落腳?ɡ癘K,眉飛眼鏡落……”周安民在說唱詞里,描述了一個城市老太婆多姿多彩的生活:她平時愛唱歌、愛逛周邊農(nóng)家樂,還愛打點麻將、跳跳廣場舞,時而跟老姐們拉扯家常,就像一個老頑童。
“說唱詞里面,有點我老伴的影子。”周安民笑瞇瞇地向記者“爆料”。周老說,他和老伴都是四川人,原先在甘肅工作。1992年,夫婦倆工作調(diào)動來到柳州后,便把這座山清水秀的城市當成了第二故鄉(xiāng)。
調(diào)到柳州工作時,周安民和老伴都有50來歲了。沒幾年,兩人便先后退了休。由于在柳州認識的人不多,剛退休那兩年,夫婦倆過得挺寂寞。后來,擅長二胡、小提琴、手風琴等多種樂器的周安民,經(jīng)人介紹加入了柳州老年藝術(shù)團;老伴也結(jié)識了一些老姐們,經(jīng)常相約逛公園、唱OK、學跳舞。夫婦倆漸漸融入了柳州“銀發(fā)族”生活圈,找到了各自的快樂人生。
周安民是上世紀60年代的大學生,他雖然學的是理工科,在文學藝術(shù)方面也很有才華。退休后,周老在老年藝術(shù)團里擔任樂手,有時還即興編寫歌曲,給團里的老年人演唱?吹嚼习楹椭車凝埑抢夏耆俗非髸r尚、注重身心健康,周老很有感觸。去年11月,他來了靈感,一口氣寫出了長達104句的說唱詞《城市老太婆》。
在周老寫的《城市老太婆》里,老太婆跳舞時“隨著音樂走,周身氣血和”;打麻將時“贏了不吭氣,輸了總要說”;聊起天來“芝麻谷子陳,一翻幾大籮”,非常富有生活情趣。他還寫道“常想開心事,知足才長樂。服老又惜老,心寬自然樂”等等,包含了很多養(yǎng)生知識和人生哲理。這段說唱詞在柳州老年人中間不脛而走,受到大家喜愛。有些老人在外面聽到后,還專門找到周安民,要把說唱詞復(fù)印下來帶回去念。
因為周安民是四川人,他創(chuàng)作的說唱詞被老人們稱作“麻辣段子”。最近,他還寫作了“說說女人”、“公不離婆 婆不離公”等系列說唱詞,用一種輕松詼諧的方式,告訴老年人夫妻和諧相處之道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