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別樣“三月三” 濃濃民族風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北海訊 (記者/曾俊峰)一碗香氣宜人的五色飯,一碟甜甜的壯家血腸,加上自釀的“土炮”老米酒。3月30日晚,在北海一家馬山壯族老板開的飯店里,參加壯家夜宴的游人感受了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
“三月三”自然少不了壯族歌舞,而在北海,更少不了疍家風情。3月29日一早,在北海市海門廣場,北海市體育局、海城區(qū)政府共同主辦的“壯族三月三”文體活動就吸引了大批市民駐足觀看。身著壯族盛裝的北海市歌舞團的演員們同海城區(qū)疍家藝術(shù)團的疍家姑娘小伙們,和著《趕圩歸來啊哩哩》和疍家小曲,進行了獨具韻味的歌舞表演。隨后的舞龍、舞獅表演,及壯家人特有的板鞋競走、打陀螺、拋繡球等將活動推向高潮。
除了文藝活動外,北海人也沿襲著“三月三”生活傳統(tǒng)。市民購買雞屎藤,或?qū)⑻偕覓煸陂T檐,或與大米一起打成粉做成粉條食用。
桂林:“三月三”文化活動好戲連臺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桂林訊 (記者/駱展勝)4月1日,桂林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豐富廣西首個“壯族三月三”假期的文化生活,各縣區(qū)、各大景區(qū)均提前做好了精心準備。據(jù)悉,“龍脊花海山歌響,‘寨花’給你拋繡球”,“桃花江邊尋‘三姐’,人面桃花相映紅”,“欣賞民族‘健美操’,探訪荔浦壯歌村”,“夜游兩江四湖美,品鑒廣西歌圩會”等一臺臺好戲?qū)⒃诠?jié)日輪番上演。
龍勝各族自治縣境內(nèi)現(xiàn)居10個民族的群眾,4月2日,該縣在民族廣場舉辦“繡球傳情”活動,也是龍勝首屆民族村寨“寨花”評選;同時,縣城民族風雨橋上還將舉辦侗族歡樂“百家宴”。“秀峰第四屆三月三民族歌圩節(jié)”是桂林“三月三”活動的重頭戲。據(jù)悉,該節(jié)慶活動以“尋找劉三姐”為基調(diào),電影《劉三姐》中的原型演員黃婉秋、何有才夫婦將聯(lián)袂登臺,來自全國20個省區(qū)的“山歌王”將角逐“全國山歌王中王”稱號。
上一頁 |
第 [1] [2] [3]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