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村里可愛人
——記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xiāng)可愛村黨支部書記譚福勇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本報通訊員 覃麗鮮 韋繼輝
可愛村曾經(jīng)名不副實,村民窮得叮當響,閉塞、貧窮是這里的代名詞,全村440多人只有98畝耕地,人均不到二分半。2011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只有2092元。
可愛村位于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大安鄉(xiāng)西北部,5個村民小組140戶人家,分成25個屯零零星星散布在大石山里。最大的長洞屯,也就15戶人家。而機洞村民小組,10戶人家竟然分成6個屯,走上一圈得2個小時?勺詮淖T福勇做了村黨支部書記,可愛村一天天變得名副其實,可愛起來了……
初見譚福勇,相貌普普通通——個矮,有點胖,有點黑。1983年,20歲的他從本縣下南鄉(xiāng)到可愛村當上門女婿時,村民們也沒怎么看上眼。交往多了,村民發(fā)現(xiàn)這個上門女婿其實挺可愛的,有干勁,認定的事做到底;樂于助人,哪家有事一叫就來。塘往屯莫志明家的房子被燒掉了,譚福勇帶頭捐了300元,還召集人幫搭建臨時房子。
1997年,譚福勇當上了村干,下定決心到15個村民小組走一遍?纱謇镉械牡胤礁緵]有路,他邁開雙腳,一步一步走完15個村民小組,竟然用了整整5天,累得他腰酸腿軟,雙腳打起血泡。“一定要讓可愛村發(fā)展起來!”譚福勇暗下決心。1999年12月,譚福勇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后,立即全身心投入到村里的事業(yè)中,可受制于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村民生活改變不大,他日思夜想:“有什么新法子、新路子,讓可愛村變得更好?”2012年,河池市把大安鄉(xiāng)作為試點,開展扶貧攻堅“整鄉(xiāng)推進”,動員自然環(huán)境惡劣、貧困程度深的村屯整體異地搬遷。“好!”譚福勇豁然開朗,“可愛村條件惡劣,搬出去才是最好的路子。”
興奮過后,譚福勇冷靜下來思考:群眾愿不愿意?該怎么搬?搬去哪?搬出去了干什么?譚福勇主動配合市縣鄉(xiāng)三級搬遷工作組,征求可愛村村民的意見,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他興沖沖地找村民們商量,說有能力、有進城意愿的,可以搬到縣城進行無土安置,不愿去縣城的可以搬到13公里外的才平村進行有土安置?勺屪T福勇始料不及的是,第一次動員會就被當頭潑了一瓢冷水,很多人不愿搬:“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搬出去不見得就好。”有人擔心:“無土安置,自己只會種地,不會技術(shù),沒有土地,怎么生活啊?”
譚福勇為了讓大家搬得出,他去了福建、廣東、貴州和區(qū)內(nèi)桂林等地考察新農(nóng)村建設(shè)。他把所見所聞一一告訴村民們,耐心勸大家說:“人家那才是小康生活,我們不搬出去,靠著現(xiàn)在一個人不足二分地,發(fā)展得再好,也就能填飽肚子。”
客觀條件擺在那,村民們沉默了。沉思良久,大家又紛紛提出了心中的疑惑——“才平村的地,他們能給我們用嗎?砌房子的錢哪來?出去了做什么?……”
下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