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國振在研究案情
廣西新聞網記者 徐世杰 文/圖
裴國振,今年34歲,欽北公安分局刑偵支隊欽北綜合大隊負責人。從警十年,憑著奮發(fā)向上的一股闖勁、腳踏實地的作風,他多次出色的完成了急難險重的任務,贏得了領導和同志們的充分肯定,多次獲得市局和分局的嘉獎和表彰,被自治區(qū)公安廳評為全區(qū)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區(qū)打惡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個人。
他不僅站在打擊違法犯罪的最前沿,潛心研究信息導偵技術,為成功偵破案件指明方向。他還是涉案未成年人的“心靈導師”,讓迷途少年重走陽光路。
為偵破案件指明方向
對現(xiàn)場刑事技術勘查鎖定一個車牌,由一個車牌鎖定犯罪嫌疑人的手機號碼,由一個手機號碼鎖定一個犯罪團伙,打掉一個犯罪團伙破獲一系列案件……這些聽上去不可思議的事,這些被稱之為信息導偵的刑偵工作,正是裴國振每天都在做的事。
去年9月,欽州市發(fā)生多起“BIBO”仔被搶劫的惡性案件。案發(fā)后,裴國振立即率欽北刑偵部門介入,他們在偵查中發(fā)現(xiàn),作案團伙一般在凌晨選擇單獨騎著助力摩托車的“BIBO”仔下手,采取先靠近挑釁,后逼停毆打的方式,搶走其摩托車以及財物。專門搶“BIBO”仔,這種“喜好”讓裴國振這個老偵查員也感到新鮮。很多市民都厭惡這種“BIBO”仔,難道他們不僅僅是搶劫,或者更多的是不是厭惡或者報復?
裴國振堅信,每一個相似案件的背后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于是他把近期城區(qū)搶劫案件利用導偵技術進行分析串并研判,尋找作案特點,展開大膽的設想。根據(jù)報案人提供的線索以及嫌疑人的有關特征,他們很快鎖定嫌疑人。9月30日,當左某正騎著一輛搶來的助力車出現(xiàn)在欽州灣廣場時,被民警一舉抓獲,接著采取誘餌釣魚,在城東一帶先后將其余5名嫌疑人一網打盡。對于犯罪團伙為何專門選擇“BIBO”仔下手,據(jù)嫌疑人左某交代,他曾經被“BIBO”仔搶劫欺負過,因而對“BIBO”仔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真情挽救迷途少年
社會中難免會有些未成年人,因為種種原因,迷失了方向,偏離了原本屬于他們的人生道路,如何挽救這些迷途少年,如何加強他們的思想道德建設,如何幫助他們回歸正途?對那些涉案的未成年人而言,裴國振不僅是一名優(yōu)秀的刑警,更是一位稱職的“心靈導師”。小凌就是這些幸運兒之一。
在破獲的一起盜竊案中,裴國振發(fā)現(xiàn)小凌伙同社會上的兩名青年時常參與盜竊。起初時常逃課的小凌,父母離異,家境困難,繼母疏于對他的管教,后來他干脆輟學,伙同社會青年混網吧、參與盜竊。盡管曾多次被抓獲,但仍屢教不改,屢教屢犯。“每個迷途的孩子都有其‘迷途’的原因,針對每個孩子、每個案件的不同特點,找出最適合的方式,對癥下藥,才能便于這些孩子們放松心情、打開心扉、真心悔改,達到教育感化的目的。”
為此,裴國振多次到小凌家進行家訪,認真做小凌父母的思想工作,并要求小凌每天放學必須先到他的辦公室做完作業(yè)才能回家,耐心細致地教育、引導、鼓勵小凌重新認識自己,不斷調整自己。裴國振還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來資助小凌上學,使其逐步走上了正軌。想想以前走過的迷途,小凌說,如果不是裴大哥,他早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