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yè):“她這個人,就是勤學好問,能吃苦耐勞!”
5年前莫珊珊還是個查緝新手的時候,一年下來只查獲了兩名“特殊旅客”。她那時常常困惑于“明明感覺對方不對勁,可就是找不出什么問題,自己心里面只能干著急”。
打鐵還靠自身硬。她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問話技巧和膽量。 “對那些蠻不講理的人,自己后來也敢拍桌子,”她笑了起來,“還真的能唬住人呢。”
為了提高對假身份證的鑒別能力,她經(jīng)常到所里將民警們收繳的假身份證拿在手里摩挲研究。后來,對于假身份證,莫珊珊幾乎可以一眼看穿。
要的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特殊“旅客”,查緝?nèi)藛T沒有過人的眼力是不行的。莫珊珊經(jīng)常在工作中纏住一些老同志,虛心地向他們“討教”察言觀色看人術(shù),潛心鉆研其他查緝技能。慢慢地,她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也培養(yǎng)出“感覺”了。“比如,大熱天的,居然把自己包裹起來像個粽子,不是病人的話,多少有些其他問題;而坐長途車的,又不見隨身帶什么東西,有可能是小偷;小孩在身邊的‘母親’不帶嬰兒用品,有可能是拐賣兒童的犯罪嫌疑人……” 她在現(xiàn)場給記者傳授起查緝工作經(jīng)驗。
莫珊珊還探索出一套“查緝真經(jīng)”,即做到:“問、巡、比、查、看、對”,并堅持“五個不放過”,即“無票人員不放過,無身份證旅客不放過,攜帶假身份證旅客不放過,神色可疑、說話吞吞吐吐的旅客不放過,查證措施不用盡不放過。”
憑借這些工作經(jīng)驗、查緝手段和技巧,莫珊珊經(jīng)常能從蛛絲馬跡中發(fā)現(xiàn)可疑之處,進而順藤摸瓜把個別“特殊的旅客”從南來北往的人群中揪出來,屢建戰(zhàn)功。
2011年3月24日,一名身材高大,穿著考究的男子在接受例行檢查時,大聲催促說要趕車。莫珊珊和3名協(xié)警將此人控制住后,經(jīng)查,他竟是一名因綁架被上網(wǎng)通緝的在逃人員。
2012年2月4日下午14時,莫珊珊在第一候車室發(fā)現(xiàn)一可疑男子,便上前詢問,該男子回答問題遮遮掩掩,神情慌張。結(jié)果一查,這人叫張某成,29歲,系郴州市宜章人,是一名潛逃9年的搶劫犯。
2014年1月16日上午,春運首日,柳州火車站進站大廳,莫珊珊在人群里一眼發(fā)現(xiàn)一個看上去臉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男子。她后來從其身上檢查一瓶國家嚴格管制的麻醉藥品—美沙酮。
“她身上有股男民警都沒有的勁頭。”莫珊珊查緝組的隊員,綽號“眼鏡”的男輔警說,“她是迄今為止我見到過最執(zhí)著的人,哪怕看上去似乎沒有任何線索的案子,她也不會輕易放棄。”同事回憶,有一個逃犯叫做唐某喜,在接受查緝時很是鎮(zhèn)定自若,還笑嘻嘻地自稱“唐某軍”,四川某地人,某年某月出生。莫珊珊通過搜尋,確有唐某軍此人,信息也都對。我看相片,覺得人也像,就想這人應該沒有什么問題,讓他走算了?赡荷簠s通過查看他的手機發(fā)現(xiàn),里面有“唐某軍”三個字,她當時很欣喜,哪有人這樣存自己的電話號碼的?撥通“唐某軍”號碼后,對方稱,自己就是唐某軍。隨后立即上網(wǎng)查看,逃犯終于現(xiàn)形!
五年來,莫珊珊在查緝崗位上的工作成績令人刮目相看:查獲毒品案件79起,抓獲網(wǎng)上在逃人員75名,查緝數(shù)量在南寧鐵路公安局女民警中排名第一。“她這個‘查緝能手’啊,就是勤學好問,能吃苦耐勞!” 柳州火車站王躍警長如此評價這位年經(jīng)同事的成功之道。
去年年初,莫珊珊接下師傅鄧自明(柳州鐵路公安處查緝標兵)的班,成為柳州火車站派出所有史以來第一位查緝追逃組女組長,F(xiàn)在,她每天帶領(lǐng)6名隊員上崗查緝,同時將自己的所學所會言傳身教給他們。“希望能每年都能多查出幾個人來”她這么想給自己“加壓”。
助人:“舉手之勞,不值一提。”
在查緝工作中,莫珊珊面對迷路的老人、無助的旅客、走失的小孩…… 都會伸出溫暖的雙手,耐心幫助。
一次,莫珊珊接報稱,“車上有個女孩子被打了!”于是和乘警一起找到了被打的女孩。經(jīng)詢問,被打的李姓女孩與一名剛結(jié)識的男青年乘車前往南寧,途中小李想逃離,被男子怒打。莫珊珊制止了男子,與乘警一同將該男子帶去了派出所處理。天亮后,她幫小李買了回程的車票,并叮囑車上的乘警多加照顧。“女孩兒很可憐,換做是其他人,也會幫忙的”,莫珊珊輕描淡寫地說道,“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事情,不值一提。”
據(jù)柳州站派出所雷所長介紹,5年中,莫珊珊通過這樣“舉手之勞”先后幫助困難旅客400余人次,拾遺財物價值20余萬元,拒收酬金9000余元,受到廣泛稱贊。
上一頁 |
第 [1] [2]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