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通訊員 毛雨賢
保供電人員在比賽前,對設備做最后的檢查和核對。廣西新聞網(wǎng)通訊員 肖軍攝
10月12日下午,第4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在南寧勝利閉幕。在歷時10天的比賽期間,廣西電網(wǎng)公司傾情做好用電保障,累計投入保供電人員近7000人次、車輛2400多臺次、應急發(fā)電裝備100多臺次進行保供電,共完成50多項供電任務,確保了比賽各重要場館、場所用電設備及其外圍供電設備運行正常,沒有出現(xiàn)停電故障現(xiàn)象,比賽用電萬無一失。
走“馬道”比膽大心細
“我們都叫他‘李大膽’,不是因為他敢走夜路,也不是因為他什么事情都不怕,而是因為別人上一次馬道用的時間,他可以來回上兩次。”在廣西體育中心配電房“蹲點”值守的保供電人員黃師傅對筆者說。
這里提到的“馬道”是場館方為方便工作人員調(diào)整燈光、音響、舞臺機械等附屬設施,在賽場場館穹頂設置了一條由鐵架子焊接呈鏤空狀的,供人員行走和工作的通道。
馬道環(huán)繞整個場館四周,邊緣狹小,空間僅容得下兩人并排行走,由于兩側(cè)分布著的6個配電箱,控制場館燈光和照明,保電人員需要利用賽事開始前和結束后的間隙,登上約40米的高空,對配電箱進行逐一檢測。在這樣的“空中走廊”作業(yè),除了細心以外更要求保電人員有十足的膽量和過硬的心理素質(zhì)。
綽號為“李大膽”的保供電人員真名叫李生。他說:“第一次上馬道只覺得手腳發(fā)軟、腦袋空白、頭暈眼花,那感覺不亞于上張家界天門山的玻璃棧道!從馬道層的配電箱檢查下來的時候,我冷汗都出了一身!” 在經(jīng)過幾次“心驚膽戰(zhàn)”的磨練后,李生總結出了一套經(jīng)驗和注意事項:“在馬道層上檢查配電箱的時候盡量不要往下看,一看心里就會發(fā)慌,也會影響工作,最好的辦法是集中注意檢查……”“來回上下馬道三四次后,原先手抖腳軟的現(xiàn)象沒有了,自己變得更加鎮(zhèn)定和從容了。所以大家就開玩笑地給我取了個綽號‘李大膽’”。李生如是說。
下一頁 |
第 [1] [2] [3] [4] 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