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認為,韋義賢在山洞里種活東西,而且還種活了猴頭菇這種名貴菌類,真的很不簡單。
村民們認為,韋義賢在山洞里種活東西,而且還種活了猴頭菇這種名貴菌類,真的很不簡單。
廣西新聞網(wǎng)羅城3月20日訊 (通訊員 謝丹)近日,筆者借著手電筒微弱的光,艱難進入近30米的山洞,終于找到了被當?shù)厝朔Q為“菇爺”的韋義賢,他正在洞內(nèi)采摘一批即將上市的猴頭菇和姬菇。
“菇爺”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位于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zhèn)大境村泥秋屯的一個山洞內(nèi)。從外面看來,這是個不起眼的山洞,但山洞里面卻是另一番新景象,一排排食用菌生產(chǎn)包上長出了一朵朵個大、肉厚的猴頭菇。韋義賢告訴筆者,他是在2013年開始在山洞中試植蘑菇,經(jīng)過一年的摸索,取得了成功,F(xiàn)種植有猴頭菇、巴西菇、大球菇、茶樹菇、姬菇等5個新奇品種,并成立了當?shù)厥准夷⒐胶献魃?mdash;—羅城農(nóng)旺果蔬專業(yè)合作社。
說起“菇爺”韋義賢,同村的村民都舉起了大拇指。村民韋大伯說:“韋義賢敢想敢干,不僅承包了幾百畝山地種植果樹,還在山洞里種植蘑菇。我七十多歲了還頭一次聽說山洞里可以種活東西,而且還種活了猴頭菇這種名貴菌類,真不簡單。”
韋義賢種植食用菌所在的山洞,洞深300多米,常年溫度在20度左右,弱光、恒溫條件、穩(wěn)定的濕度與通風環(huán)境非常適合食用菌的生長,而且全年有近10個月的種植采摘期。與大棚種植相比,在山洞里種蘑菇不僅投資成本少,還能避免自然災害的侵襲,而且還能引進生長周期更短、效益更高的新奇品種。
據(jù)了解,韋義賢目前在山洞內(nèi)種植猴頭菇生產(chǎn)菌包1萬個,批產(chǎn)量3萬個,年產(chǎn)量15萬個,按目前市場價6元/個計算,韋義賢一年光種植猴頭菇就增收90萬元。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