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夢,中國夢
新華書店集團 楊大兵
說到夢想,前一段網(wǎng)上流行這么一個段子:15歲的時候,我的夢想是有一輛法拉利。20歲的時候,我的夢想是有一輛奧迪A6。25歲的時候,我的夢想是吉利熊貓,30歲的時候,我的夢想是能擠上公交車有個位置坐就好。
雖然是個笑話,笑完了卻讓人心酸,為什么呢?因為這是我們大部分人的真實寫照,我也是其中之一,你還記得你當初的夢想嗎?我記得,我當初是夢想成為一個改變世界的偉人。盡管一開始我們的夢想各不相同,但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那樣的原因,到了最后都歸于平淡,每天為工作、為生活在忙碌著、奔波著,現(xiàn)實讓我們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在現(xiàn)實面前,很多人會放棄自己當初的夢想,不過放棄當初的夢想也還是有區(qū)別的,有些人在現(xiàn)實面前是換了個夢做,有些人在現(xiàn)實面前則不再有夢想。當你不再有夢想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你的生命其實已經(jīng)結束了。有的人會說,夢想是年輕人的東西,而我已經(jīng)不年輕了。那么誰能告訴我,什么是年輕?20歲?30歲?40歲?還是50歲?不好定義,對吧。在我看來,恰恰相反,人不是因為年輕才能有夢想,而是有了夢想才年輕,夢想跟年齡真的沒有任何關系。有的人在20歲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夢想,他對他以后的人生已經(jīng)沒有任何期待,當然也不會具備奮斗精神;有的人到了80歲,依然對余生充滿向往與期待,他就依然是年輕的。
前一段時間讀了一本書,叫《鄧小平時代》,書中不僅說了小平同志成功的一面,同時也客觀的記述了這些成功背后的心酸和艱難,舉幾個例子給大家:小平同志22歲時母親去世;26歲第一任妻子生下兒子去世,并且兒子也沒有保住,夭折了;32歲時父親去世;第一次領導的百色起義,在取得前期的勝利后,由于力量的懸殊,在后期遭遇了重大挫折而不得不戰(zhàn)略轉移。但小平同志最終成為了新中國的開國元勛;現(xiàn)在我們看來最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改革開放”、“一國兩制”等政策的出臺,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在制定出臺這些政策的時候,小平同志已經(jīng)將近80歲了。小平同志在16歲前往法國勤工儉學,并在那里將建設富強的中國作為自己終生的理想,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對人生諸多打擊,三起三落,仍舊百折不撓,他在實現(xiàn)理想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不比任何人少,但依舊初衷不改,堅持不懈。
有人會說,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像小平同志平那樣堅持最初的理想并最終實現(xiàn)的偉人。確實,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站在浪尖,成為把握國家命運的人。大部分的人在現(xiàn)實面前都會將夢想從法拉利換成公交車上的那個位置,那是不是說我們這些普通人的普通夢想就失去意義了呢?當然不是。曾經(jīng)跟我的領導聊天,我說現(xiàn)在說的“中國夢”我感覺離我的生活挺遙遠的,他問我,那你個人有沒有什么夢想,我說有啊,當然,我沒有跟他說我要改變世界這個事兒,我說我就想通過努力工作,使自己的收入再高一點,買個合適的房子,家人生活幸福就行了。他說那中國夢離你就不遠,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而中華民族是由千千萬萬我們這樣的個體組成,我們這些個體的夢想?yún)R聚起來也就成了中國夢。當有一天我們這些個體的夢想都實現(xiàn)了,中國夢也就實現(xiàn)了,一番話說得我豁然開朗。無論你現(xiàn)在的夢想是堅持當年的法拉利,還是現(xiàn)在公交車上的那個位置。只要你努力去實現(xiàn)她,對于你個人來說有意義,對于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而言也有他的價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奮斗,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像小平同志一樣站上浪尖把握國家命運,但我們可以像鄧小平一樣,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面對困難和挫折,絕不逃避,永不退縮。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diào):革命理想高于天。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離開現(xiàn)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我想,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我們自己,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的“革命理想高于天”中找到定位,樹立正確的理想,明確努力方向,實現(xiàn)我們自己的小夢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