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祭拜儀式。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 記者 何學俏 攝 當地的老人告訴記者,那僚廟的歷史要追溯到清代。相傳乾隆年間,祿強村村民黃德勝和伙計從廣東經商趕回家,路上遇到強盜追趕,慌忙之下躲進一座廟宇才逃過劫難。翌日,懷著感恩之情,黃德勝等人將廟內的一座香爐帶回村內的那僚嶺(原為虎頭嶺,廟宇建成后,才改稱那僚嶺)祭拜。漸漸地,在父老鄉(xiāng)親的支持下,那僚嶺上便蓋了一座廟,供周圍村民前來祭拜,祈求富貴、平安、豐收等。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那僚廟因各種各樣的原因開始沒落。韋式誠16歲外出讀書時,那僚廟已不復童年的模樣,但該座廟宇帶給他和村里人的美好記憶卻一直藏在他的心中。 這幾年來,村民們重建那僚廟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大家都想把過去的美好記憶找回來。去年上半年,7個村的村民共同出力,在原來那僚廟舊址的基礎上,重新擴建和修整了廟宇,并將10月4日定為開廟日。“廟宇重新開放,大家逢年過節(jié)又有了相聚的好地方,能夠促進各個村村民之間的交流,年輕人們也可以開始學習一些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不至于民俗精粹會丟失。”潘運理說。他是重建那僚廟的負責人之一,為了準備開廟儀式,從10月1日至當天,年過六旬的他一直和村民們忙里忙外,細心準備著每一項開廟儀式。潘運理說,不管時間過去多久,那種廟會文化所傳達出來的快樂、平安,以及和諧的精神,會一直存在。
上一頁
下一頁
|
第 [1]
[2]
[3]
[4]
[5]
[6]
頁 | (支持“←、→”鍵翻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