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專題 > 時政 > 中國夢-夢想進行時 > 夢想進行時 > 正文 |
南寧三中一男生從淘氣包變學霸 獲北大保送資格 (3) |
2015年12月10日 07:00 來源:廣西新聞網(wǎng)-當代生活報 作者:關海芳 蔡怡靈 徐天保 編輯:劉曉彤 |
曾承禹 4 慢慢成長 小時也曾淘氣 常被老師批評 曾承禹說,他小時候也曾經(jīng)“隨波逐流”。看到別人畫畫很好,10歲時,他報過畫畫興趣班,學了一個多學期,畫不好就放棄了,父母也沒有勉強他。 “父母從小還是比較尊重我的意見,我感興趣的東西,即使他們有異議,最終也會支持;我不擅長的,也不會勉強我去學。”曾承禹說,就拿今年去參加第29屆中國化學奧賽來說,母親其實是反對的,當時還專門開了一個家庭會議,母親認為按現(xiàn)在的新政策,奧賽獲獎也不能在高考時加分,他已經(jīng)高三了,應該把精力放在備戰(zhàn)高考上,而不要花那么多時間去做競賽的培訓。 但曾承禹很堅持,他也說出了自己的理由,一是愛好化學,希望能有機會去角逐國內(nèi)的頂級賽事;二是很多化學家,他們的研究成果,都是能改變?nèi)藗兊纳畹。他還舉了很多例子,比如被稱為“現(xiàn)代口服避孕藥之父”的化學家,因為合成了一種激素,讓世界那么多人受益。說著說著,母親就同意了他去參賽。沒想到,最后曾承禹拿回了一個一等獎。 曾承禹的父母都在駐邕的一所高校里任職,母親陳女士是一位教法律專業(yè)的老師。但面對記者的采訪,陳女士很低調(diào),一直強調(diào)曾承禹其實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孩子。上小學三四年級時,他很淘氣,上課不守紀律,常被老師批評。她好幾次都被老師叫去學校談話,作為母親,她當時也很生氣。兒子青春期時也很自我,不允許父母干涉他的事。不過,曾承禹從小很獨立,這是“有意識培養(yǎng)的”,父母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去培養(yǎng)他的獨立。陳女士說,比如他落了什么東西在家,父母不會送去學校,落了幾次,他就知道要懂得自我管理了。 如今,曾承禹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高考成績只作為參考。曾承禹現(xiàn)在依然每天按時去上課,并開始學習一些大學課程。“他只是在這個成長階段取得了一點成績而已,我們家長對此有清醒認識,承禹他自己也有清醒的認識。”陳女士說道。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