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重情的調解能手
——記桂平市蒙圩司法所所長楊海娟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訊(記者 唐正芳 通訊員 梁澤義)有著“全國調解能手”“自治區(qū)調解能手”等多項榮譽的桂平市蒙圩司法所所長、共產黨員楊海娟,憑著依法辦事、重情講理的絕招,從2003年加入司法行政隊伍至今,接手糾紛上千起,每次都能使雙方握手言和。6月26日剛調解完一起宅基地糾紛,6月27日又接手了一起征地賠償糾紛。
對于矛盾糾紛,楊海娟有一種不解決問題不罷休的韌勁。今年3月31日,家住麻垌鎮(zhèn)的一工人在為蒙圩鎮(zhèn)一覃姓人家裝修時,不小心跌落死亡,幾十個親屬聞訊趕來討說法,雙方劍拔弩張。楊海娟挺身而出:“人死不能復生,只要你們相信我,我會盡最大努力去為你們爭取最大利益!痹谒目嗫谄判膭裾f下,親屬的情緒慢慢平靜并紛紛離去。隨后,楊海娟詳細了解死者親屬的訴求,安撫死者親屬的情緒,放棄清明休假與房主反復協商。經過努力,雙方最終達成賠償協議,有效地防止了群體性事件的發(fā)生。
2015年6月15日,新田村委4組村民與5組的梁某為了一塊約70平方米的地準備打架。楊海娟隨即趕到現場,表明身份后說:“都是兄弟、鄰居,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就算商量不了的,不是還有司法所、還有法院、還有政府嗎?犯不著拿命去拼。”現場立即平靜下來,楊海娟讓雙方各派代表參加調解,并疏散現場群眾,認真聽取雙方的陳述,并對理虧一方單獨做工作,對其宣傳有關的土地法律、法規(guī),雙方最終和解。
桂平市蒙圩鎮(zhèn)人口近10萬,轄區(qū)內有龍門工業(yè)園區(qū),企業(yè)多、項目多,且又是西江黃金水道途經的鄉(xiāng)鎮(zhèn),工傷、海事、土地、醫(yī)患糾紛尤為突顯。楊海娟創(chuàng)造新思維和方式方法,完善調委會,推進規(guī)范化建設,多次舉辦培訓班,親自授課講解法律法規(guī)、調解技巧、社情民意等知識;在每個村成立維穩(wěn)信息隊伍,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排查調解網絡,以便更早、更詳細地掌握各村矛盾糾紛狀況,力求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在調解上,堅守“立足基層、面向群眾、依法辦事、取信于民”信條,用樸實的話語打動矛盾雙方,妥善化解糾紛,被群眾稱為依法重情的“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