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接力傳佳話
——龍州縣光滿村“軍人世家”的故事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董文鋒 通訊員 劉 宇
在中越邊境龍州縣光滿村板雁屯,有一戶尋常人家,自1983年起,三代人接續(xù)從軍入伍報效國家,被傳為佳話。
72歲的沈元金曾是支前民兵排長,如今依然風采不減當年。作為沈家長輩,當問及為什么把兒孫們都送去當兵時,這位當年的老民兵排長樸實地說道:“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國家的穩(wěn)定就沒有人民的幸福,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讓我的子孫能在部隊里為國家作貢獻。”
好家風成就“軍人世家”好風采。沈漢勤是沈元金的侄子,是沈家第一個當兵的人。談及家族對自己的影響,他說印象最深的是家里的準軍事化教育熏陶,打小無論干任何事都要雷厲風行,起床被子要疊好疊規(guī)整,走路姿勢不許歪歪扭扭;親人長輩教育得最多的是為人要正派,要做對國家有用的人……
受家風熏陶,弟弟沈漢東繼續(xù)扛起了槍桿子,到駐廣西某邊防部隊服役。1987年至1997年的10年間,弟弟沈漢東在某邊防哨所上當兵守哨;大哥沈漢勤就在群山盡頭的橫羅國防民兵哨所當哨長。兄弟倆十年如一日,在大山里守衛(wèi)著祖國南疆大門,書寫“大山深處兄弟哨”的精彩故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對沈家來說,時代更迭,歲月流逝,永遠不變的是報國盡忠的情懷。2015年,沈家剛滿18周歲的沈東平子承父業(yè),主動報名應征,成為沈家第8名軍人,也成就了這個“軍人世家”又一段佳話。
正是在這個“軍人世家”的帶動之下,每到征兵季,光滿村的適齡青年都會踴躍報名參軍。當兵成了當?shù)啬贻p人最光榮的事,擁軍愛軍從軍之舉在村里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