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專題 > 焦點 > 溫暖中國——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 > 最新報道 > 正文 |
【網絡媒體走轉改】生產線上憶年味 |
2017年02月25日 15:44 來源:青海新聞網 編輯:李香瑩 |
青海新聞網訊 (本網記者 朵海平 雒婷 攝影報道)年,年年必過,味,未必相同,年味可以是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那卻是兒童時的記憶吧!年味也可以是坐在父母膝下,聽嘮叨、捶捶腿……那卻成了大多數人工作后的一種奢求,尤其是奮戰(zhàn)在一線的工人、軍人、醫(yī)生…… 田元歡是中國鋁業(yè)青海分公司的一名工人,記者認識他是因為一篇發(fā)表在《青海鋁業(yè)》上寫年味的文章,簡單的文字里,是厚重的感情。2月23日,當記者采訪到這位一年四季堅持在生產一線的工人時,可以感受到在艱苦的工作里,有他對生活的熱情,以及對家的愁思。 田元歡工作的環(huán)境是第一電解廠的電解車間,雖是在冬日,車間的高溫和強磁場,使車間內的平均溫度高達40攝氏度以上,電解槽間至少達到55攝氏度。而在這樣的高溫下,記者看到工人們依然在灼熱的槽旁撈渣、換極、收邊、整形、出鋁以及仔細地查看、記錄,進進出出,日以繼日,他們揮汗如雨,身上的工作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 “我平時主要的工作是生產流程跟蹤檢查和生產技術條件跟蹤測量,其中電解槽電壓、下料、陽極工作情況等,一個都不能馬虎,必須認真檢查、細心記錄,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尤其是在春節(jié)等重大節(jié)假日更加需要生產的高度安全,我們不能因為工作上的疏忽而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比绱似D苦的工作環(huán)境卻從未使他的工作熱情降低,他如同火紅的電解質一樣,始終燃燒,散發(fā)著光和熱,只是過年團聚日,他的激情才會稍稍冷卻。 “我24歲從甘肅老家出來,至今過年陪在父母身邊的次數不超過5次,每年春節(jié)我時時刻刻都在渴望著能陪伴在兩位老人身邊過年,陪他們嘮嗑,吃上一碗媽媽親手煮的餃子,陪老爺子喝上兩杯,作為人子這才是我所追求的真正過年的味道!币呀泚砬嗪20多年的田元歡,20出頭就把青春交給了高原事業(yè)的發(fā)展,當提到家人,這個錚錚男子的眼睛是濕潤的。 “新年來了,她帶著祝福與歡樂,翻山越嶺,趟水過川,來到你我身邊,伴隨著春天的腳步,走近了樓宇與村舍,敲響了家家戶戶辛福的大門。新年來了,人潮兒涌了,提著大包小包不遠千里,奔赴在回家的路上。航運、鐵運、汽運奔騰了,人們簇擁著,你擠著我,我擠著你,趕車、轉車,急匆匆歸心似箭……” 這是田元歡寫的一段文字,寫它的時候他正在電解車間和工友們勞作堅守,他說,每年春節(jié)到來,這樣的場景一遍遍跳入他的腦海里,那是他20多年來珍藏在記憶里的年味,只要他回不了家,他就會重復回憶著這個場景。 “那是一種惆悵,也是一種望梅止渴的想象,每一個遠在他鄉(xiāng)之子都會有對家的愁思。可每當這時,我便回頭看看自己參與建設的這片土地在變得越來美好,看到這里人們熱情可愛的笑臉,不管思鄉(xiāng)愁多長,我也不再感到寒冷和寂寞!碧镌獨g說。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