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記者到南丹縣里湖瑤族鄉(xiāng)懂甲村蹲點。懂甲村是白褲瑤聚居地,與貴州荔波縣撈村鄉(xiāng)相鄰,是典型的大石山區(qū)。全村3785人,耕地僅1687畝,人均不足0.5畝。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93戶2566人,貧困發(fā)生率高達67.7%。2014—2016年,退出154戶;2017年,預脫貧440戶。自然環(huán)境惡劣,脫貧任務重。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供圖
6月8日,記者到南丹縣里湖瑤族鄉(xiāng)懂甲村蹲點。懂甲村是白褲瑤聚居地,與貴州荔波縣撈村鄉(xiāng)相鄰,是典型的大石山區(qū)。全村3785人,耕地僅1687畝,人均不足0.5畝。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593戶2566人,貧困發(fā)生率高達67.7%。2014—2016年,退出154戶;2017年,預脫貧440戶。自然環(huán)境惡劣,脫貧任務重。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 供圖
近年來,我區(qū)各級黨委、政府對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大,干部群眾干勁空前高漲,減貧效果前所未有!笆濉遍_局之年再實現(xiàn)全區(qū)111萬貧困人口摘掉“窮帽”的目標,用“繡花功夫”為貧困群眾“繡”出一幅脫貧致富新畫卷。為進一步推動脫貧攻堅提供輿論支撐,6月8日起,在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的統(tǒng)一部署下,廣西日報社、廣西人民廣播電臺、廣西電視臺、當代廣西雜志社4家自治區(qū)新聞單位派出記者,深入我區(qū)6個預脫貧摘帽縣(區(qū))龍州縣、右江區(qū)、南丹縣、上思縣、蒙山縣、八步區(qū)開展蹲點采訪活動。記者們與基層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講述一個個帶著泥土氣息的脫貧故事,為全區(qū)加快脫貧攻堅步伐鼓勁加油。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