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新華
穿過叢林,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連隊副指導員崔振和巡邏小分隊的戰(zhàn)士們又來到了其中一座界碑前。跟往常一樣,崔振給戰(zhàn)士們講起了界碑的歷史和故事。對于他來說,早已熟記于心。
這是其中一段位于祖國南疆中越邊境線上的巡邏線,駐市陸軍邊防某部一連每次執(zhí)行巡邏任務時,都要一步一步丈量著40多公里的狹小山路,巡視30多座界碑,一個往返需要近10個小時。
7月中旬的一次巡邏中,崔振特意在界碑面前給巡邏小分隊中準備退伍的戰(zhàn)士們錄制了一個視頻——《界碑面前話使命》,站在界碑面前講出自己的心里話,對著界碑宣誓。
“我是連隊的兵,我為祖國守大門!”錚錚誓言響徹云霄,回蕩在巍巍大山中。
界碑面前話使命。這是駐防城港市陸軍邊防某部一連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崔振說,目的是讓新兵下連立信念,老兵退伍不褪色,牢記軍人使命,永葆軍人本色。
戰(zhàn)士許棟材2016年來到陸軍邊防某部一連,他依然對第一次在界碑面前話使命的感受記憶猶新。他說,那種感覺“超燃”,作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守在祖國南疆國門,深感自豪和驕傲。
在界碑面前燃起的使命感,深深烙在了連隊每位戰(zhàn)士的心里。對于戰(zhàn)士彭啟佳來說,牢記使命就是要敢于吃苦,通過訓練來磨煉自己的本領,練就真本事。
在廣西軍區(qū)去年組織的特戰(zhàn)化訓練比武中,彭啟佳代表連隊參加。烈日當空,火辣辣地烤著整個訓練場。彭啟佳已經(jīng)不知訓練了多久了,高強度、長時間的訓練、考核,使他感到腦袋一陣一陣地眩暈。他意識到,自己可能是中暑了。
“訓練場即是戰(zhàn)場,沒有過硬的本領,拿什么來守衛(wèi)國門?我決不能倒下!彼匕凳局约,堅持著。
那一次的特戰(zhàn)大比武中,彭啟佳以過硬的軍事技能拿到了綜合成績第一名,榮立二等功。他說,不管成績怎樣,他最在乎的就是能夠檢驗自己,不愧于一名軍人的使命擔當。
對于班長沈源而言,這份使命就是“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去年是沈源入伍的第四年,本想計劃在8月份休假回家探親,但組織一紙命令下來,安排他帶新兵,時間正與休假計劃重疊。沈源二話不說就取消了休假計劃,按照上級指示,背上行囊去帶新兵。
守在南疆國門上,把使命牢記于心。駐市陸軍邊防某部一連正在把這份使命傳承下去,守衛(wèi)著南疆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