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讓鋼鐵化為繞指柔
——記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百礦集團車工黃雪慧
廣西新聞網(wǎng)-廣西日報記者 陳 強 通訊員 馬雁飛
隨著工件在夾具上飛速旋轉,堅硬的鋼鐵被削出一絲絲鐵屑。百色市百礦集團東懷煤礦機電中隊女車工黃雪慧,站在車床邊不時搖動手柄、調(diào)節(jié)刀頭角度。
身形單薄,再加上工作時戴著一副眼鏡,讓她看上去格外斯文柔弱。然而,23年來,卻有成千上萬件的鋼鐵工件,在她靈巧的雙手下化為繞指柔。
“稀里糊涂就入了行。”說起當初與車工結緣,黃雪慧還覺得有些好笑。初中畢業(yè),礦工父親讓不知道車工為何物的她,填報了廣西煤炭技工學校的車工專業(yè)。完成學業(yè)后于1994年7月,她來到當時的百色礦務局東筍煤礦工作。由此,這個19歲的姑娘與“玩鐵”結緣。
進入到機修車間,刺耳的噪音、迸發(fā)的火星,以及所使用的是“比父親年紀還大的車床”,黃雪慧在工作第一天就打起了退堂鼓。甚至連車間的師傅們,也勸她換一個崗位:“這不是小姑娘干得了的。”
不成想,這句話激起了黃雪慧的斗志。上班時,她用心向師傅們學習操作。下班后,她在燈下苦讀理論知識。在崩斷了一個又一個刀頭,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挫折后,黃雪慧終于證明了“小姑娘也能干車工”。
常年與鐵疙瘩打交道,車工的工作看上去很粗糙,其實做車工需要足夠的細心。車工常使用的單位是“絲”,而1毫米可以分成100個絲。差了幾個絲,一個工件就要作廢。在黃雪慧的車床邊常有一個筆記本,每遇到難加工的工件,她都會做好記錄反復研究。
2004年,黃雪慧調(diào)入東懷煤礦機電中隊,成為唯一一名車工,專門負責加工市面上買不到或一時買不回的零件。
在開采過程中,礦上一臺掘進機使用的原廠配件經(jīng)常出現(xiàn)破裂導致無法正常工作,隊里找不出原因。黃雪慧知道后,主動向技術員了解情況。經(jīng)過反復摸索,她重新制作了一個配件,由此漏油現(xiàn)象大幅降低。不僅掘進機的故障率降低,連每月用油量也從4桶減少到1桶,有效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她加工的零件,基本沒有返工的!睓C電中隊隊長李克說,這些年來,都不知道有多少設備在黃雪慧手下“起死回生”,而且由于采礦工作的連續(xù)性,維系零件要得很急,常常會大半夜叫黃雪慧來加班,“她從來都沒一句抱怨”。
精湛的技藝,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讓黃雪慧收獲種種榮譽。這些年來,她先后被授予“廣西五一巾幗標兵”“廣西五一勞動獎章”,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百色市‘三八’紅旗手”等榮譽,還當選為自治區(qū)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