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專題 > 科教 > 2017年網(wǎng)絡(luò)中國節(jié)·重陽 > 滾動大圖 > 正文 |
老有所樂 玉林這4位老人晚年生活精彩濃烈(圖) |
2017年10月29日 10:21 來源:玉林新聞網(wǎng)-玉林晚報 編輯:韋仲達 |
編者按:“九日重陽數(shù),三秋萬實成”。10月28日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們又賦予了重陽節(jié)以新的文化內(nèi)涵。由于“九”與“久”諧音,是長壽的象征,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故此,1989年,我國將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jié)”“老年節(jié)”,大力倡導(dǎo)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風(fēng)尚。 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今天,“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是越來越多老人的晚年生活寫照。在重陽節(jié)來臨之際,玉林晚報記者采訪了四位老人,他們的晚年生活精彩濃烈,也是當(dāng)下許多老人的生活縮影。 “年輕”的“文哥”:陪著妻子騎車慢游 沿河騎行的“文哥”。 頭發(fā)濃黑、氣色紅潤、體形壯實,初見文叔,記者暗忖:明明說好要采訪“老人”的,怎么是位“中年大叔”呢?一問年齡,58歲,已退休多年。文叔的精神、身體狀態(tài)正如其微信名“文哥”一樣,很年輕。不僅如此,他的愛好和晚年生活也是“年輕化”:徒步、騎行、露營…… 累但快樂著:他騎車去過的地方真不少 在文哥家里,記者看到了他的“愛車”:一輛裝備齊全的山地自行車,車架前掛著修車的工具包、打氣筒,后座則是馱包,里面裝著帳篷、換洗衣服。11月2日,他將和騎友們再出發(fā),騎行遵義。 “2015年是海南島、2016年是宜州、今年是大化七百弄!蔽母缫贿吪葜,一邊和記者聊起自己的騎行故事:環(huán)海南島騎行,全程700多公里,騎了7天,看到了許多絕美的海邊風(fēng)光,有椰樹林、清澈的海水……晚上就在海邊支起帳篷露營,還跟著當(dāng)?shù)氐臐O民出海捕魚。 文哥笑著說,一天騎行100多公里,邊騎邊玩,遇到美景就停車游玩,有時候玩過頭了,直到晚上10點多鐘才趕到扎營點。“怎么累都行,一想到明天還有更美的風(fēng)景,就忘了累。” 文哥給記者看他騎行宜州的相冊,只見他們一行人沿著下硯河而行,近處是碧波蕩漾下硯河,遠處是連綿的青山,遇到淺灘美景,他們停車玩水、拍照,他們的快樂似乎要溢出屏幕。“到大自然中去,身心都覺得舒暢!弊屛母鐦吩谄渲械牟粌H是美景,更是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沿河騎行時,他們遇到一群自駕游的游客正在燒烤,對方熱情地招呼他們加入,大伙高興地吃著燒烤、喝酒聊天。 實力寵妻:陪著老伴騎車慢游、拍照 文哥旅行時曾嘗試過自駕、騎摩托車,但他覺得還是“單車最好”,因為“慢行才能看到最美的風(fēng)景!痹谟浾呖磥,文叔最浪漫的是和相濡以沫數(shù)十載的妻子陳姨一起騎自行車看風(fēng)景。 長途騎行,陳姨身體吃不消,文叔就陪她玉林周邊游:從位于江岸開發(fā)區(qū)的家出發(fā),騎行園博園、五彩田園、會仙河公園……“最遠去過陸川的龍珠湖,來回四五個小時。”個性開朗的陳姨笑著說,她的體能和丈夫相比是“一個天、一個地”,自己猛踩都跟不上他的速度,為了照顧她,丈夫就放慢速度陪著她騎。因為不長途騎行,陳姨的自行車沒有丈夫的好。為了照顧陳姨,每次老兩口騎行,文叔都把自己的“愛車”換給妻子騎。 “我愛拍照,每次騎車,一遇到好看的風(fēng)景,就要停車下來拍照。”陳姨的笑容里流露出幸福,“他不愛照相,為了配合我,不僅要幫我拍照,還要陪著我合影留念。每次把我倆騎行的合照發(fā)朋友圈,很多朋友都留言說‘好浪漫’!”(記者 龐獻)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dāng)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