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wǎng) > 首頁欄目 > 滾動新聞 > 正文 |
成都海關查獲157公斤新型毒品恰特草走私案件(圖) |
2017年12月01日 1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編輯:廖志榮 |
成都海關查獲的新型毒品恰特草。 鐘欣 攝 中新網(wǎng)成都12月1日電 (記者 張浪)記者1日從成都海關獲悉,該關在郵遞渠道查獲涉嫌走私入境的新型毒品恰特草157.09公斤,這是成都海關近年來查獲的最大宗恰特草走私案件。 成都海關查獲的新型毒品恰特草!$娦 攝 9月30日成都海關駐郵局辦事處現(xiàn)場查驗關員在對國際郵件進行監(jiān)管過程中,發(fā)現(xiàn)4個來自非洲埃塞俄比亞的EMS郵包機檢圖像異常,顯示為植物葉狀的有機物,打開包裹后內(nèi)裝物品為4包塑料袋裝干枯的綠色植物,后經(jīng)鑒定為新型毒品恰特草。10月17日,成都海關駐郵局辦事處再次查獲寄給同一收件人的藏毒郵包5個,累計查獲9個郵包共計157.09公斤恰特草。 成都海關查獲的新型毒品恰特草!$娦 攝 近日,成都海關緝私部門聯(lián)合地方公安,一舉抓獲位于成都市郫都區(qū)的犯罪嫌疑人劉某,并在其協(xié)助下,成功勸返該案另一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從埃塞俄比亞回國投案自首,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成都海關查獲的新型毒品恰特草。 鐘欣 攝 據(jù)悉,恰特草又名“巧茶”“阿拉伯茶”,廣泛分布于熱帶非洲、阿拉伯半島,其葉中含有興奮物質卡西酮,類似于安非他命和腎上腺素,咀嚼后對人體中樞神經(jīng)產(chǎn)生刺激作用并容易成癮,又被稱為“東非罌粟”,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定的II類軟性毒品,很多國家已將其列為興奮劑或受管制藥物,嚴禁旅客攜帶或郵寄入境。2013年,我國將恰特草列入《精神藥品品種目錄(2013年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guī)定,恰特草屬毒品范疇,嚴禁攜帶、郵寄入境,凡種植、持有、販賣、走私、服食恰特草均屬違法犯罪行為。 近年,成都海關嚴格監(jiān)管,力拒各類違禁品拒于國門之外,特別是緊盯毒品走私變化,不斷調(diào)整監(jiān)管思路,全力打擊毒品走私。今年1-10月,成都海關已立案偵查寄遞渠道走私毒品案件23起,查獲大麻、氯胺酮等各類毒品共計186.16公斤,給予了犯罪分子嚴厲的打擊,對國門線上的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了持續(xù)的高壓態(tài)勢。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